“上將軍,你有何破敵之策?”

楚王熊軫不解的問道。

“等!”

沉諸梁臉色頗為凝重,說道:“大王,眼下我楚軍已經佔據主動權,卻更不能大意輕敵。”

“秦軍不日就將南下,趕來隨地增援我楚國。”

“若秦軍一到,屆時就是敵人的末日!”

聞言,熊軫只是點了點頭,但臉上仍舊是憂心忡忡的神色道:“上將軍,寡人知道你所言,不無道理。”

“然,隨城內的糧食其實也不多。只能供給我軍至多十五日……”

“足夠了!”

沉諸梁眯著眼睛道:“大王,臣已經派出斥候,時刻注意聯軍營寨那邊的動向。”

“右司馬所部,也在側翼襲擾,若聯軍有撤離的跡象,便是我楚軍出擊之時!”

沉諸梁的這一戰法,十分的穩妥。

就連熊軫這種門外漢都看得出來,這對於聯軍而言,可謂是一個必死之局。

在不縱兵搶糧的情況下,聯軍撤退,只能被楚軍抓住有利戰機,一鼓而下。

要是聯軍不撤退,等待他們的,也將是糧秣被全部消耗,然後不戰自潰的下場。

……

此時,在聯軍的營寨外邊,慶忌在孫武、伍子胥、伯噽等一眾將領、宿衛的陪同下,來到一處山坡上觀察。

天蒼蒼,野茫茫。

他們終究是沒有盼來楚軍進攻!

隨城內的楚軍,沒有絲毫進犯的跡象,只是在聯軍營寨的附近安排了不少的斥候在打探訊息。

“看來,我們的誘敵之策,已經被沉諸梁識破了。”

慶忌遙望著隨城的方向,喟然長嘆道。

身後的一眾將領都不禁面面相覷,緩緩的低下了頭。

楚軍不上鉤的話,等待他們的,只能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現在的聯軍,可謂是進退兩難。

伯噽為了確保慶忌的安全,甚至早已經準備一支精兵,以及足夠的糧秣,打算在山窮水盡的時候,帶上慶忌一起逃回吳國。

“大司馬,宛縣那邊,可有訊息?”

慶忌又將目光放在孫武的身上。

孫武回答道:“大王,秦軍已經在圍攻宛縣。少伯(范蠡)在戰報中推測,最多半個月,宛地便會淪陷。”

這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此時,慶忌心裡已經打起了退堂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