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將。”

“臣在!”

“你可吩咐下去,命國內的酒匠根據這種燒酒的特性,調配出來入口適宜、綿潤醇香的燒酒,再極力生產出來,務必要保證口感。”

“諾!”

干將連忙答應下來。

這種燒酒的市場,在南方可能不大,只是在中原和北方,天寒地凍的時候,飲用燒酒未嘗不可。

而且,吳國現在所開拓的市場不止是這華夏的一畝三分地,甚至於在西方列國都十分的暢銷!

換源app, 同時檢視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古代的酒都是發酵酒,度數最多不高過二十度。

酒主要是以大米、黍米、粟米等穀物為主要原料,所以也可以稱為“米酒”。

在古代酒的過濾技術並不成熟,釀出的酒經過過濾之後,還含有不少的細微米渣,所以呈現渾濁狀態,被稱為“濁酒”……

正如李白詩裡所描繪的那樣: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還有武松的“三碗不過崗”。

相較於北方的烈酒而言,南方人更喜歡飲用清酒。

隨後,慶忌又拿出了已經調配出來的香水、肥皂和香皂,吩咐干將額外開設作坊,用於這三種東西的生產和研發。

一切所需錢財,從國庫撥款。

現在的吳國,家大業大,每年的財政收入極高。

隨著香水、肥皂和香皂的出現,相信能讓吳國從中賺得盆滿缽滿。

國內的市場,以及中原列國的市場不好說。

但是,這三種東西,在西方一定會受到名媛貴婦的追捧……

這正是所謂的“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燒酒、香水、肥皂和香皂的生產事宜,統一由干將負責,銷售事宜由曾點負責,范蠡你居中排程。”

“臣等謹遵王命!”

范蠡、曾點和干將都異口同聲的朝著慶忌作揖道。

“大王是準備組織第二次西行商隊嗎?”

范蠡頗為疑惑的問道。

“知寡人者,范蠡也。”

慶忌輕笑一聲道:“寡人的確有意組織第二次西行商隊。常言道,物以稀為貴,量華夏之物力,西方所無者甚多矣。”

“最近幾年,固然有不少西方國家的商賈,不遠萬里的來到中原行商,卻還不算多。”

“吳國而今物產豐富,商品甚多,怕是難以自產自銷,列國也都吃不下……”

這正是慶忌所擔憂的一個問題。

吳國而今各行各業都出現了一種繁榮昌盛的景象。

紙、鹽、茶葉、絲綢、瓷器等商品,還有犀利的武器盔甲,軍需輜重,在華夏甚至是西方都有著極為廣泛的市場,大受歡迎。

然而,吳國的商業已經到達了一個瓶頸,難以突破,故而經濟進入了低谷期。

為何?

因為市場就這麼大。

吳國必須要開拓出新的市場。

隨著香水、肥皂、香皂和燒酒的問世,慶忌相信吳國的商業一定能再一次繁榮,突破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