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始禍者死(第1/2頁)
章節報錯
寧缺母濫的道理,難道公子恆與公子鴻都不懂嗎?
一個常年養門客八百,一個跟軍中的部分將領來往密切。
都不按套路出牌。
不講規矩!
下一步,他們是不是要造反?
慶忌看了看公子鴻,又瞅了瞅公子恆,搖搖頭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你們好自為之吧。”
慶忌旋即擺了擺手,公子恆與公子鴻對視一眼後,都連忙行禮告辭。
跟慶忌鬥,他們還是太嫩了。
一切都盡在慶忌的掌握之中。
慶忌之所以這樣敲打一下公子恆與公子鴻,只是想讓他們消停一些,不讓這一次的嫡庶之爭,進一步擴大化。
】
公子恆與公子鴻離開後,慶忌又將目光放到湖面上,緩聲道:“長卿,你可知曉,寡人為何要選在這個時候立儲嗎?”
“這……臣不知,還請大王明示。”
孫武的確是不知道。
緣由何在?
慶忌意味深長的說道:“楚國,已為我吳國所滅。”
“然,楚地廣袤,楚人甚眾也。如何馴服?”
“近日來,不少大臣都向寡人進言,遷都於郢,或者宛城。”
“豈可乎?”
聞言,孫武尷尬的笑著道:“大王,可,也不可。”
“只是遷都之事,干係重大,想必這正是大王的顧慮所在?”
“不錯。”
慶忌微微頷首道:“我吳國的根基,盡在東南,如何能隨便遷都?”
“若沒了老吳人作為根基,寡人,能在故楚之地立足嗎?”
“所以,為今之計,寡人需要一位儲君,在郢立別都,助寡人鎮壓故楚之地。”
聽到這話,孫武這才明白慶忌的一番良苦用心。
誠然,慶忌可以選擇一位文武兼備,且備受信任的大將或者公子,坐鎮郢都。
但是這樣合適嗎?
不合適。
將郢作為吳國的別都,意義重大,又有太子坐鎮的情況下,必然能贏得楚國遺民之心,讓懷有異心者,不敢輕舉妄動。
再者說,也能為吳國的儲君打造自己的班底,增強一下自身的勢力,提高自身的威望。
慶忌此人,固然是生性多疑,卻知道自己的兒子不會背叛自己。
因為慶忌閒暇之餘,有事沒事都喜歡鞭策一下自己的兒子,如何不瞭解他們的性格?
棍棒之下出孝子!
莫說是日後起兵造反,怕是“拔氧氣管”這種事情,他們都幹不出來。
……
在吳國吞併楚國的時候,晉國的六卿內戰,亦是打得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