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罪己詔耶(第1/3頁)
章節報錯
「大王!」
聽說慶忌要教化新吳人,作為大行令,兼稷下學宮祭酒一職的孔丘,就忍不住硬著頭皮出列。
孔老夫子苦著臉說道:「大王,若要教化新吳人,臣是贊同。」
「然,我吳國新開闢的交趾郡、滇郡、黔中郡,已經派遣了數以千計計程車子出任官吏,或者前往西南遊學,教化南人。」
「現在稷下學宮計程車子十不存一。大王要在吳郡設立官塾,教化新吳人,怕是辦不到!」
別看此時吳國的官僚體系十分龐大,人才濟濟。
就連朝中和各郡縣加起來的朝臣官吏都有數萬人之眾。
但是,要設立官塾的話,人才的問題,吳國還是捉襟見肘的。
因為這教育黎庶的成本極大,而且擅自開啟民智,這對於慶忌而言,可能沒有多少的好處。
這的確是能推進歷史的程序,於後世子孫大有裨益的事情。
不過隨著讀書人越來越多,人才還值錢嗎?
就如同後世的大學生,一開始是各大企業人人哄搶。
到了後來,人滿為患的情況下,大學生賣豬肉、掃大街、當保安的都比比皆是……
所以,在慶忌看來,人才是要控制在一個限度之內。
這一次慶忌之所以要設立官塾,為的不是開啟民智,而是教化新吳人。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慶忌長舒一口氣,說道:「孔丘,若無人才,寡人何不能向天下頒佈求賢令,唯才是舉?」
「舉凡天下人才,皆可入吳,有一席之地也。」
「此番設立官塾,寡人志在教化新吳人,以及宣揚我吳國的文化,使新吳人也好,老吳人也罷,血融於水,不分彼此也!」
「大王聖明!」
知道慶忌的想法後,吳國的公卿大夫們,這才不禁鬆了口氣,紛紛山呼道。
倘若慶忌真的有設立官塾,開啟民智的打算,群臣一定會不遺餘力的勸阻,甚至是死諫!
為何?
因為蛋糕就這麼大。
要是底層的黎庶,也有識文斷字的機會,甚至是如同貴族一般出人頭地,這讓他們情何以堪?
而在現階段,慶忌還不準備觸動貴族的利益,所以只能設立一下官塾,做一個過渡期。
說不定,等日後吳國一統天下,後繼之君就可以藉著慶忌設立官塾的這個先例,名正言順的創造科舉制……
當然,現在一切都還是一個未知數。
「孔丘。」
「臣在!」
「就由你代寡人擬一道求賢令,務必情真意切,言之鑿鑿,使立招賢館,建黃金臺,置萬金於其上,一大才也,可分一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