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宿慘烈的廝殺後,直到天邊翻了魚肚白,戰鬥方才結束。

這場惡戰,甚至就連慶忌都親自上陣,斬殺了不下十個滇人。

奮勇殺敵的吳軍將士,更是一口氣追殺了十多里地,斬首四千餘級。

這一戰之後,相信滇人再也不敢輕易起兵叛亂了。

不過,吳軍的戰鬥,並沒有因此而結束。

慶忌在翌日就得到訊息,滇人已經聯絡了更西南方向的哀牢人,準備進攻吳軍,收復失地。

慶忌豈能容忍?

「這哀牢人是什麼來頭?」

慶忌皺著眉頭問道。

「大王,臣已經打聽過了。」

孫武回答道:「哀牢國,可謂是西南蠻當中的一個大國。」

「人口在三十萬以上,常備軍可能也有萬人,若是全民皆兵的話,哀牢國至少能動輒五萬人作戰。」

「……」

包括慶忌在內,所有人都沒想到,在滇地的西面,還有這樣一個強大的國家。

滇地,大致上就是後來的雲nan。

至於滇池的西南面,那不是印du、緬dian一帶嗎?

慶忌忽然記起來,歷史上的確是存在這個哀牢古國的。

哀牢國鼎盛時期東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大致統治範圍南至西雙版納,西至尹洛瓦底江,北至橫斷山脈,東至洱海一帶。

疆域遼闊、特產豐富、n族眾多的哀牢古國大約形成於公元前400多年,開國之王為九隆(召隆)。

相對於其他不毛之地來說,土地沃腆、宜五穀蠶桑、出金銀銅鐵的哀牢地建立了具有強權機制的奴隸制部落聯盟——哀牢國。

其立國之基在保山,統治中心或曰「國都」也在保山。

由於境內水利、礦藏、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發展農業、牧業、手工業以及早期鑄造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哀牢逐漸成為一個物阜民豐、欣欣向榮的文明古國。

哀牢人不僅把「五穀蠶桑」侍弄得好,而且很早就「知染採文繡」,技術水平也很高。

史載他們用當地盛產的桐華(木棉)織出「幅廣五尺,潔白不受垢汙」的「桐華布」和用優質苧麻織成的「文如續錦」的蘭幹細布,品質絕佳。

多有蜀商爭相運銷獲利,以致得到了中原及西南亞市場被誤稱為「蜀布」並風靡一時。

歷史上,在漢武帝時期,漢帝國派人開通西南夷,希望打通前往印du的道路,於元封二年(前109年)派兵渡過蘭滄水,攻打哀牢,「置雟唐、不韋二縣」。

那一次次侵略使得哀牢全盛時期結束,國勢衰落。

對於這樣的哀牢國,慶忌豈能不看重?

有著發達的絲織業且不說,還盛產金銀銅鐵,這可是十分寶貴的財富了!

而且,哀牢國的人口根本不少。

漢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柳貌繼承哀牢王位,派其子獻國於東漢,其時哀牢共有五萬戶、五十五萬餘人。

由此可見,這是一個值得吳國征服並佔領的地方。

……

知道哀牢國對於吳國的價值所在後,慶忌不再猶豫,率領三萬吳軍將士,一路向西,渡過瀾滄水後,抵達哀牢國的地盤。

「吼!吼!吼!」

瀾滄水之畔,吳軍與哀牢國的軍隊正在對峙。

吳軍一方三萬人,披堅執銳,全副武裝,身上穿著緋紅色的徵袍,組成了十分嚴整的方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