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鄭國有七穆(第1/3頁)
章節報錯
“少伯,就由你出任鄭國的正卿,留在新鄭輔弼鄭伯。”
“諾!”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慶忌做出了這種決定。
范蠡、伯噽、伍子胥這三個人當中,能力差不多,但是性格不同。
為人處世的方法,也是截然不同的。
伯噽的為人處世足夠圓滑,只是貪婪的個性不討喜,可能會被鄭人所厭惡。
再者說,沒有慶忌在一旁敲打,指不定伯噽會鬧出什麼么蛾子。
伍子胥則是性格暴烈,缺乏一定的政治頭腦,情商並不高。
鄭國的內部情況,相對而言比較複雜。
伍子胥是吃不開的。
范蠡不一樣。
范蠡文武兼備,而且能夠靈活變通,可以真正的出將入相,政治天賦極高,慶忌可以信任范蠡。
“少伯,鄭國有七穆,從鄭襄公開始,七穆世代把持鄭國卿權,交替執政,形成卿族。”
慶忌還不忘告戒一句,道:“你要儘可能的去團結鄭國的卿士家族,把鄭伯的權力架空了。”
“若有任何困難,你可以直接向寡人彙報。”
“諾!”
范蠡立馬答應下來。
七穆,是鄭國七家卿大夫家族的合稱,包括駟氏、罕氏、國氏、良氏、印氏、遊氏、豐氏。
他們都是鄭穆公的後代,與魯國三桓、晉國六卿一樣都是卿族執政。
鄭穆公有十三個兒子,其中公子夷(姬夷和公子堅(姬堅先後嗣位為鄭靈公和鄭襄公。
子孔死於內亂,子然和士子孔的兒子受子孔的牽連出奔國外,子羽的後代不為卿。
剩下的子罕(公子喜、子駟、子豐、子游(公子偃、子印、子國、子良(公子去疾及後代被人統稱七穆。
在政治鬥爭中,七穆逐漸控制了鄭國的政權,七穆中又以罕氏最強。
鄭七穆首先佔據三卿,然後六卿,逐步滲透,直至全面掌握鄭國政權。
子產,還有現在的正卿姬駟歂,實際上都是出自七穆。
范蠡若是想在鄭國站穩腳跟,沒有七穆的支援可不行。
當然,對於鄭國七穆這種公族,范蠡最好是能夠消滅,逐一取締……
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