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學宮的辯論廣場之上,一千多名士子都齊聚一堂,坐在蒲團之上,翹首以盼,想要一睹吳王慶忌的風采。

當然,若有可能,他們是一定要趁著這次機會出出風頭。

以博人眼球,得到慶忌的關注。

這一千多名士子當中,不乏一些專門來看熱鬧的。

相對於工學院、醫學院和商學院,政學院是最有出息,而且學子最多的,佔據稷下學宮的一半以上。

就慶忌所知道的,稷下學宮計程車子常年維持在三千人到五千人不等。

但是,幾乎士子們都會選擇政學院,想著日後登堂入室,出將入相。

當然,士子們的學術頗雜,有的選擇政學院的同時,還可能兼顧工學院、兵學院。

熱門的學院莫過於政學院,其次是兵學院。

只不過士子們有權利選修,只要你有那方面的天賦,得到先生的認可,全部學一個遍,也不是不行。

真正的天才,能在稷下學宮寒窗苦讀十年八年,慶忌還會予以資助。

畢竟這樣計程車子實在是太少,堪稱是國寶級別的人物,慶忌自然會看重。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

看見慶忌出的這一議題之後,在場計程車子們都不禁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

“世上有善人,也有惡人,不過這人之本性,應該是善,而非惡。”

“沒有人一出生就能篤定其善惡耶?”

“正是!”

“大王的這一議題,未免太過偏頗,人之本性如何能是惡?”

士子們都不禁搖搖頭。

對於慶忌所出的這一議題,感到頗為無奈。

在他們看來,人的本性應該是“善”,而不是“惡”。

既然不能成立,何來辯論之說?

沒有矛盾,沒有衝突,如何辯論?

這個時候,即便是有心想在慶忌面前顯擺一下,標新立異計程車子,都不禁打了退堂鼓。

在廣場的中心,設定有一座四方臺,即“辯論臺”。

每一個士子,或者是每個人都有資格站上辯論臺,進行辯論。

慶忌所處的四方臺之上。

慶忌環視一週,看著左右兩側正襟危坐的孔丘、老子、范蠡、季札、孫憑、晏嬰、計然等人,微微一笑。

“諸位,你們認為,人之本性,是善?是惡?”

“自然是善!”

孔子捋須笑道:“大王,請恕臣直言,大王的這一議題,不應該成立。”

“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