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忌淡淡的道:“申子,伍子胥出兵伐鄭之事,是寡人密令的,何來自作主張之說?”

“這……”

申包胥被嗆住了。

在他看來,此時的慶忌應該是勃然大怒,然後不管不顧的派人將伍子胥召回金陵城,臨陣換將的。

誰曾想,慶忌居然將這一責任,自己肩負下來?

有慶忌這樣心胸寬廣的君王,真是伍子胥的幸運!

申包胥的心裡不禁暗暗感慨。

申包胥也不敢確認,伍子胥出兵伐鄭,背後是不是有慶忌的密令。

不過,慶忌這樣對外聲稱伍子胥是受了自己的密令,這才出兵伐鄭。

毫無疑問,慶忌能保住自己顏面不失的同時,還能給伍子胥一個臺階下。

高明!

只是申包胥還留有後手。

“大王,臣聽聞伍子胥近日來跟晉人、楚人交往密切,似有叛吳自立之嫌疑,請大王明察!”

申包胥語不驚人死不休。

這番話,無疑是一石激起千層浪的。

就連范蠡、孔丘、計然都不得不懷疑,是申包胥在誣陷,惡意中傷伍子胥,還是伍子胥真的跟楚人、晉人在背地裡聯絡,圖謀自立。

慶忌眯著眼睛,緩聲道:“申子,說話,要講究真憑實據。”

“伍子胥是否跟晉人、楚人存在某種聯絡,還有待考證。”

“大王!”

申包胥似乎是為慶忌著想,連忙悲鳴一聲,道:“若等到大王真的查出伍子胥有叛吳自立之事,恐怕為時已晚!”

“伍員現在執掌兵權,有數萬之眾,在荊國更是猶如國君一般的存在,說一不二,完全操持軍政大事。”

“倘若伍員果真得到晉人、楚人的支援,自立一國,怕大王到時候悔之晚矣!”

“……”

慶忌也知道伍子胥叛吳自立會導致的嚴重後果。

這個時候,慶忌已經有些後悔。

當初就不應該選擇伍子胥鎮守荊國,並給予軍政大權。

若換做孫武,換做范蠡,他們有著很高的政治頭腦,情商也很高,斷然不可能幹出擅自出兵伐鄭的事情。

而伍子胥,治軍打仗也好,治國安邦也罷,都是一把好手。

只不過,伍子胥這人,明顯是政治上的白痴。

智商高,情商低!

慶忌有些懷疑,伍子胥是不是被別人忽悠了,才會幹出這種糊塗事?

“大王!臣有要事稟告!”

就在慶忌沉默不語的時候,太僕申息急急忙忙的站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