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番禺,一定要興建一條可以直通金陵的官道或水路,使交通便利。”

“在番禺那裡,也當興建造船廠,以及渡口,寡人期望,十年之內,番禺能成為我吳國南方最富庶的地方!”

聽見慶忌一番慷慨激昂的話語,吳國的群臣也是不禁精神抖擻,跟著跪在地板上,齊聲高呼道:“大王萬年!吳國萬年!”

對於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闢,慶忌有著極大的野心。

吳國的嶺南六郡,那原來是百越人生活的地方,不少人還在過著茹毛飲血,刀耕火種的日子。

他們桀驁不馴,不服王化,這是強大的兵源所在,卻不是能被輕易馴服的臣民。

所以,對於嶺南六郡,吳國並沒有進行直接的統治。

吳國在嶺南六郡,同樣是設定郡縣制進行管理。

只是在很大程度上,吳國認可了當地一些番邦小國,以及一些百越部族的存在,並給予其國君、酋長進行冊封。

吳國要開發嶺南之地,毫無疑問,是任重而道遠的。

這一次慶忌要在番禺開闢出一條海上絲綢之路,是想帶動嶺南六郡的經濟,同時,大力開發嶺南之地。

吳國為了開發嶺南六郡,這些年來,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一方面,吳國修建了不少從本土直通嶺南之地的官道、橋樑和水道。

如靈渠,那一項浩大的工程就是吳人修建的。

吳國付出了極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是還遠遠不夠。

一方面,吳國每年都會將大量的囚犯流放到嶺南六郡,屯墾戍邊,讓他們在那裡生活,以此來同化當地人。

一方面,吳國還派遣了大量的官吏、士子、士兵到嶺南六郡,教授當地人讀書寫字,教會他們什麼是“禮義廉恥”,忠肝義膽,並傳授一些生活上的技能。

一方面,吳國還會鼓勵許多黎庶舉家遷徙到嶺南六郡,待遇優渥,只可惜收效甚微!

從慶忌對嶺南六郡的種種做法,不難看出。

慶忌要的是同化嶺南六郡的百越人,而不是單純的征服他們。

慶忌這一次將海上絲綢之路的南方起點,設定在番禺。

在很大程度上,考慮到番禺優越的地理位置,還有帶動嶺南六郡經濟的原因。

倘若番禺真的能被吳國打造成一座經濟之都,交通又便利之後,許多黎庶豈能不心嚮往之?

威逼是行不通的,所以慶忌用的是利誘。

他的目的,是想將現在還是一窮二白狀態的番禺,傾盡所能,打造成一座南方的經濟之都。

“鄧析何在?”

“臣在!”

官拜上卿的鄧析聽見慶忌在叫自己,連忙站出來。

“你負責到番禺進行實地考察,招募工匠,修建造船廠,還有開闢番禺港口的事情,交由你全權處理!”

“臣,謹遵王命!”

鄧析心裡也是很激動。

他適才出仕吳國不久,沒想到就能得到慶忌的重用。

真是不虛此行!

嶺南之地,對於中原人來說,存在一定的危險性。

不過,鄧析也是豁出去了。

相對於陸上絲綢之路來說,吳國開闢海上絲綢之路,更為妥當。

因為吳國的造船業十分的發達,出海遠洋的技術完全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