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處江湖之遠(第1/3頁)
章節報錯
對於新生的荊國,慶忌做了大致上的規劃。
其一,以自己的十八子吳疆為荊公,認已故的白公勝為“假父”,建立荊國,並追封白公勝為第一代荊公,同時以其母穆姬垂簾聽政。
其二,荊國定都於隨,以震懾楚人,為日後滅楚之戰做足準備。
其三,以伍子胥為荊國令尹,同時派遣大量的吳國士子,進入荊國擔任朝臣官吏。
其四,將原來江、息、黃等地的楚國封君,全部驅逐到西面的楚國。
其五,荊國向吳國稱臣,同時實行吳國的所有政令……
如此一來,荊國在名義上只是吳國的附庸國,實際上已經歸於吳國統治。
慶忌這樣,看起來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但是,春秋時代講究的是名分。
楚人桀驁不馴,不能輕易歸順吳國。
慶忌建立荊國這一“特別行政區”,為的就是加快融合東楚之地黎庶的程序。
若是那些心向荊國,心向吳國的楚國貴族,未嘗不可在荊國得到重用,謀個一官半職的。
正所謂寧為雞首,不為鳳尾。
若是沒有這一荊國,原來楚國的那些貴族,在吳國什麼都不是。
或許他們能依靠自己的才能和名望,在吳國治下,擔任一個縣令。
但,絕不能像是在荊國一般位極人臣來得尊貴!
權勢也沒有那麼大!
慶忌建立荊國的目的,可謂是用意極深的。
不但能籠絡人心,還可以荊地為吳國的一道屏障,或者說是滅楚的橋頭堡。
“大王,阿青姑娘求見。”
“請進來。”
“諾!”
慶忌正在跟伍子胥、伯噽、范蠡商量戰後事宜的時候,就見到一名宿衛來報。
阿青,也就是之前的那個牧羊的少女。
慶忌這段時間一直忙於戰事,以及與楚國的談判事宜,差點忘了阿青。
他還記得自己之前交代過阿青,讓她將自己的師傅扁鵲帶來,也便於慶忌把不久前賒的賬還掉。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慶忌自認為,自己是一個誠信高潔之人,至少沒必要對阿青出爾反爾。
不多時,只見少女阿青領著一個蓄著山羊鬍子,看起來精神抖擻,紅光滿面的中年男人進入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