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地之盟上,諸侯尊齊侯杵臼為方伯。

但,會盟並沒有完全結束。

至少一些合得來的國君,許久不見仍舊能一起圍獵,飲宴作樂。

慶忌沒有摻和進去,倒不是他不合群。

而是,慶忌對於圍獵之事,本就沒有太大的興趣。

比起圍獵,慶忌更鐘情於釣魚。

此時此刻,慶忌就獨自坐在河畔釣魚。

穩坐釣魚臺!

得知慶忌的興趣後,薛侯特意命人在河邊打造了一座臺子,專門讓慶忌釣魚。

“大王,齊國相邦田乞求見!”

這時,衛尉熊子丹上前稟告道。

“讓他過來。”

“唯!”

對於田乞求見,慶忌並不意外。

因為此時的吳國與齊國,正在蜜月期,急需要加強彼此的聯絡,以對付晉、楚兩大老牌霸主國。

楚國那邊的態度是有限的,因為楚人鞭長莫及,難以干涉到中原列國的內政。

但,晉國卻是實實在在的中原大國。

齊侯杵臼要稱霸,晉人第一個不答應!

所以齊國一定會選擇籠絡吳國。

這就達到了慶忌所預期的目的。

杵臼成為方伯之後,真正的贏家可不是齊國,而是在背後推波助瀾的慶忌,是吳國!

“外臣田乞,參見大王。”

田乞恭恭敬敬的朝著慶忌行禮道。

在沒有外人的時候,田乞可以將慶忌稱之為“大王”或“吳王”,表示敬重,而非“吳君”這樣的稱呼。

“田相,不必多禮。坐。”

“謝大王。”

田乞隨後就坐在一邊,欠著半個身子。

他能有今日,得齊侯杵臼之寵信,執齊國之牛耳,慶忌在其中可出力不小。

所以,在田乞的眼中,慶忌算得上是一個恩人。

再者說,現在田乞羽翼未豐,將來要依靠慶忌,依靠吳國的地方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