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上中下三策(第1/2頁)
章節報錯
吳軍攻取居巢邑、昭關之後,又迅速分兵佔領長岸與橐皋兩座城邑。
在沉諸梁、申包胥所率領的楚軍主力,接連被擊敗,援軍無望的情況下,守衛長岸、橐皋的楚軍象徵性的抵抗一兩日,便都開城獻降。
吳軍又挾大勝之勢,一口氣攻取巢地、鍾離地。
巢與鍾離,與桐、群舒一般,原本都屬於楚國的封君,而且權力又跟附庸國的國君一般。
所以,在自己的封地上,楚國的封君是形同國君的。
但,眾所周知,江淮這個地方,是“吳頭楚尾”,長期成為楚、吳的掠奪物件和交兵戰場。
譬如鍾離國。
鍾離國屬於徐國的分支,嬴姓之國。
周武王滅商後,分封天下,一些非周王室的貴族家族也獲得封爵,如商朝貴族伯益的後代,就被分封在鍾離國。
值得一提的是,鍾離國就是後來明太祖朱元章起家的濠州!
而鍾離國就跟巢國、桐國、舒國,西有六國等國家一般,這十餘個小諸侯國面積不大,卻相當富庶。
難怪慶忌會不惜代價的出兵伐楚!
吳軍迅速就攻取巢地、鍾離地,各個城邑也都望風而降,沒有太大的抵抗。
因為這個地區本身就是朝吳暮楚,在吳國治下,與楚國治下沒有多少不同,保證年年稱臣納貢即可。
對於這些跟附庸國一般的封君,慶忌亦是被鬧得沒有一點脾氣。
因為現在吳軍佔領這些城邑土地有多順利,日後慶忌剝奪其封君權利,消化其人就有多棘手!
但,現在慶忌的當務之急,還是儘快對付即將到來的楚國大軍!
居巢邑內。
慶忌正在臨時行轅之內,與廷尉伍子胥、治粟內史范蠡,以及熊子丹、孟賁、黑夫、胥門巢等一眾將領商議大事。
“大王,臣已經得到確切訊息。楚國以令尹囊瓦為大將,左徒子西為副將,派大軍四萬人已經進抵養城一帶!”
伍子胥臉色頗為凝重的道:“城父那裡,沉諸梁也在收攏潰兵,據聞有萬餘人,準備跟囊瓦的楚軍主力合兵一處。”
聞言,在場的將領都不禁面面相覷,頗感棘手。
對於楚國的底蘊,那是母庸置疑的。
吳軍好不容易攻城拔寨,擊潰沉諸梁率領的三萬餘楚軍,楚人又能立馬拉出一支軍隊上戰場!
當然,沉諸梁的所部兵馬並沒有被完全擊潰。
慶忌坐在主位上,環視一週,看著將領們,換上問道:“二三子,大戰將至,汝等可有破敵之良策?”
“大王,無非是攻守互換也!”
熊子丹起身道:“群舒、桐、巢、鍾離之地,已盡為我吳國所有。大王之目的已經達到,何不將兵馬屯於居巢、舒邑一線,與楚軍斡旋?”
“相信時日一久,楚軍也當不堪重負,悻悻而歸。”
“不妥!”
熊子丹的話音剛落,廷尉伍子胥便站起來,反駁道:“轉攻為守,不利於軍心士氣。我吳軍自伐楚以來,勢如破竹,未嘗一敗,何故止步不前?”
“再者說,楚人是本土作戰,糧秣輜重轉運,比我吳軍更為便利,又何來不堪重負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