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慶忌已經派出自己的兩個叔父,公子掩餘、燭庸,分別擔任鍾吾、徐二國的上大夫,執掌其國政。

再有四千吳軍銳士,分別屯駐于徐國、鍾吾國的都城邊上,打著保護其國的旗號,連吳軍日常的一干軍費開支,全部由所在之國承擔!

這是多狠厲的手段?

可想而知,數年之後,鍾吾國、徐國的軍政大權,也定然掌握在慶忌的手中,生殺予奪,還不是慶忌一句話的事情?

鍾吾國、徐國,也將在實際上成為吳國的附屬國,名存實亡。

對此,徐君嬴章禹與鍾吾君又何嘗不知?

只是他們迫於吳國的強勢,敢怒不敢言。

二人只能暗自祈禱著,吳軍伐楚失利,國力大衰,繼而失去對他們國家的控制權!

而最讓徐君嬴章禹與鍾吾君詬病不已的,就是吳國明明能動輒更多的兵馬伐楚,卻仍要徵召二國本就不多的軍力!

這不是有意讓徐國與鍾吾國的將士,充當吳楚大戰的炮灰嗎?

或者,讓徐、鍾吾二國出兵襄助,慶忌本身便是存著讓二國的主力盡失,以便於早日架空嬴章禹與鍾吾君的權力,甚至全滅徐國、鍾吾國。

“徐君、鍾吾君,汝等可願出兵助我吳國伐楚乎?”

慶忌再一次詢問,語氣有些不耐煩,透著寒意。

徐君嬴章禹與鍾吾君被嚇得一哆嗦,大為震恐。

“寡……寡君願助吳王伐楚!”

“寡君也一樣。”

無奈之下,兩個國君都只能答應下來。

因為眼下的慶忌,真的好似即將暴怒的雄獅,壓迫感十足。

他們生怕自己若是不答應慶忌,連第二天的太陽都見不到!

“哈哈哈哈!好!來,二位,與寡人滿飲一爵!”

得到滿意的答覆後,

慶忌的心情甚是愉悅,臉上這才如多雲轉晴一般,舉起酒爵,以袖子掩面喝下去,將酒水一飲而盡。

對此,徐君嬴章禹與鍾吾君都只能苦澀的一笑,跟著滿飲一爵。

實際上,慶忌之所以拉著徐國與鍾吾國一起伐楚,主要有三個目的。

其一,是藉助這次吳、徐、鍾吾三國會盟伐楚,樹立慶忌自己的“霸主”形象。

其二,以此削弱徐國與鍾吾國的國力,迫使其更加依賴於吳國,為吳國早日吞併二國打下基礎。

其三,吳國是真的需要一些炮灰,用來攻城拔寨,或者佔領一些主要的城邑,維持治安等等。

就在慶忌與嬴章禹、鍾吾君飲宴,“相談甚歡”的時候,一輛格外精緻的馬車就行駛到四方臺之下。

“大叔!”

人未到,聲先到。

眾人抬頭一看,只見是一個穿著華美衣裳,扎著丸子頭,粉雕玉琢的小姑娘已經跑下馬車,飛也似的朝著慶忌這邊跑過來。

“夷光,慢些,別摔著。”

慶忌微微一笑,旋即就張開懷抱,將夷光抱著,一起坐下。

為人君者,高處不勝寒!

作為吳王的慶忌,隨著手中的權勢越大,跟身邊的人就漸行漸遠。

許多人都對慶忌敬畏有加,即便是王后季蔻,有時候都懼怕慶忌,其餘臣子、兒女、妃嬪,更是對慶忌敬而遠之。

這不是一件好事,也談不上是壞事。

正所謂欲戴王冠,必承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