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尊王攘夷(第1/3頁)
章節報錯
只見地圖之上,十分清晰的勾畫出吳國現有的各個地方,大到城邑,小到羊腸小道,都各有標註。
慶忌隨即帶著群臣圍觀上去。
只見慶忌接過膠滑遞過來的直鞭,端詳了地圖一番後,就指在大江沿岸的一處地方。
“便定都於此地吧!”
“這……”
群臣都不禁為之面面相覷,一陣錯愕。
慶忌居然要將新都的地址選在大江沿岸?
吳國的北方?
而且,那只是一片荒蕪的地方,只有鄉邑,而並無城池!
是何道理?
群臣都很是不解。
“大王何以定都於斯地?”
太宰季札滿臉困惑的神色,說道:“其地也,雖早為吳地,然非吳國故地,且隔江相望,鄰近於楚國。”
“日後若吳楚大戰,楚師可渡江直搗新都,屆時新都為敵軍臨城下,吳國有亡國之危,大王何以自處?”
慶忌選擇的這個地方,正是後來的六朝古都nan京。
此時還沒有金陵、南jing的說法,那個地方毫不起眼,連最基本的一座城邑都沒有。
但,慶忌堅信“金陵有王氣”的說法。
王氣,是象徵帝王運數的祥瑞之氣!
戰國時楚威王埋金以鎮王氣,故曰金陵。後三國吳、東晉、宋、齊、梁、陳六朝皆建都於此。
而《江表傳》更是記載:秣陵,楚武王所置,名為金陵。地勢岡阜連石頭。
訪問故老,雲昔秦始皇東巡會稽經此縣,望氣者雲,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氣,故掘斷連岡,改名秣陵。
今處所具存,地有其氣,天之所命,宜為都邑。
“大王,太宰所言極是!”
還不等慶忌發話,在一側的太僕申息便道:“我吳國幅員遼闊,形勝之地何其之多也?何必大老遠的將都城遷到大江之南,為楚人或他國所脅?”
“請大王三思!”
見狀,慶忌也不惱火,只是緩聲道:“寡人平生之夙願,是為吳國稱霸天下,而非僅僅稱霸一方。”
“若只為滅越弱楚,成就小霸,寡人不必遷都皆可。然,寡人志在天下,都城何以偏居一隅?”
“……”
群臣盡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