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嬴的這番話,不是沒有道理的!

在專諸刺王僚的事件中,伍子胥充當著幫兇的角色,為闔閭舉薦專諸不說,可能還從中出謀劃策。

換言之,伍子胥跟闔閭一般,跟慶忌有著殺父之仇!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但慶忌愛惜伍子胥的才幹,不願處死他,也知道自己沒有資格代替吳王僚原諒伍子胥,寬宥其罪孽。

所以,慶忌只能退而求其次,假借鬼神之說,放過伍子胥,並委以重任。

這在一定程度上不讓慶忌揹負不孝之名,且保全了伍子胥的性命。

只是,伍子胥的這一段黑歷史是無法揭過去的。

“國太,前塵往事,已過的無需再提。”

慶忌淡淡的道:“不論伍員以往如何,犯下怎樣的罪行,現在他是寡人的臣子,是吳國的縣令,寡人如何能以自己的社稷之臣作為賭注?”

“如此,豈非荒謬也?”

慶忌執意袒護伍子胥!

這讓伍子胥心中百感交集,旋即站起身,朝著慶忌作揖道:“大王,難得楚國看得起臣,許臣以千金之軀!”

“臣下不才,願為大王賽馬之賭注!”

這是伍子胥自願的!

只為化解慶忌當下的窘境!

他真的願意為慶忌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畢竟,伍子胥跟楚國之間可是有著血海深仇的。

孟嬴、沈諸梁等人都知道伍子胥有經天緯地之才,這樣的人被慶忌重用,又是楚國舊臣,記恨楚國,定會給楚國造成不小的麻煩。

所以,他們不惜以千金作為賭注,要求慶忌賭上伍子胥的身家性命!

伍子胥知道這一點,但依舊義無反顧的站出來,只為幫助慶忌排憂解難。

當真是患難見真情!

慶忌頗為讚賞的看了一眼伍子胥。

這場賽馬吳國一方若負,伍子胥被交給楚人處置的話,不知將遭到怎樣的下場?

無非是車裂、烹殺……

而此時伍子胥能挺身而出,即便慶忌答應下來,也不會太過傷及慶忌的名聲,畢竟是伍子胥自找的。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慶忌會順坡下驢,一口答應的時候,慶忌卻是搖搖頭道:“寡人的社稷之臣,吳國的社稷之臣,絕不可作為賭注,任人小覷!”

“在寡人看來,伍卿之身價,重逾千金矣。”

“國太,寡人願以長岸為賭注,吳國一方若負,則長岸割讓予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