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章 吳國立後(第1/2頁)
章節報錯
揮手送別一眾將士後,慶忌又登上自己的王車,駕馭六馬(六御),即六匹有雜色的黑馬。
畢竟,吳國並不盛產馬匹,基本上所有戰馬,都是從燕、晉、中山等國家進口而來的。
一般計程車大夫出行,更多的是搭乘牛車,而非馬車!
慶忌能湊出這六匹看起來差不多的御馬,已經是實屬不易。
而季札,此刻坐在王車之中,讓吳王慶忌為自己駕車,心裡是感到不勝榮幸。
放在這個時代,君臣同坐一乘,已然是極高的榮譽,更何況是國君親自為大臣駕車?
不多時,慶忌便跟著季札一同進入府邸,在偏堂一側各自落座。
“叔祖,此番使楚,可順利否?”
“自然順利,楚人並沒有刁難老夫。不論是訂立盟約,還是遊說楚人放歸掩餘、燭庸及其部眾之事,都出奇的順利。”
出奇的順利?
這讓慶忌的心中狐疑不已。
他知道,季札在當世有著莫大的名望,德高望重,甚至有不少楚人都仰慕於季子的德行才華,對他願執弟子之禮!
但,這並不代表受到世人敬重的季札,邦交之事會這般順利。
名望歸名望,國事歸國事,有時候不可混淆!
據慶忌所知,現在的楚王尚且年幼,但楚國的公卿大夫,上上下下都非善類。
即便吳國不惜代價賄賂令尹囊瓦,以及楚國太夫人孟嬴,怕是都極難取得這般效果!
但,事已至此,對於吳楚結盟,互不侵犯之事,慶忌自然是喜聞樂見的。
季札又忽而道:“大王,老臣有一事不明,不知大王可否解惑?”
“叔祖但說無妨。”
“大王,老臣在返程途中,入吳之時,便見到各城邑盡皆張貼大王的求賢令。求賢令中,大王的言辭之懇切,足見吳國求賢若渴之心!”
頓了頓,季札又道:“只是,大王可知道,吳國廣納天下之賢才,試圖富國強兵,此舉定然招致列國的忌憚?”
“寡人有何懼哉?”
慶忌輕笑一聲,道:“叔祖,實不相瞞,寡人慾在吳國推行新政,行仁政,若無賢才輔弼,恐難以成功。”
“而大吳精兵簡政,所畏懼者,莫非楚、越!”
“正是。”
季札微微頷首,表示贊同。
他原以為慶忌所頒佈的招賢令,只是一時之間心血來潮而已,沒想到慶忌已然清楚的意識到這一點!
“不知道大王準備如何推行新政?”
作為吳國的太宰,季札自然是必須要了解慶忌關於新政的想法。
而慶忌早有準備,便從懷中掏出一道竹簡,遞給季札閱覽!
季札開啟這竹簡認真的看了一遍,不禁眉頭緊鎖,面露憂色。
“大王……”
季札剛剛開腔,就被慶忌的話語所打斷。
“叔祖,寡人知道你心中有何顧慮。然則,請叔祖相信寡人,相信吳國!”
慶忌忽而正色道:“當今天下,乃是大爭之世,大國欲霸,小國求存,彼此互相攻伐。而在日漸頻繁的戰事中,大國更大,小國更小,直至消亡!”
“吳國,偏居於九州東南一隅,然則歷代君王皆有守土開疆之志。”
“寡人不才,願繼承大吳歷代君王之意志,守土開疆,改革以強國!”
“叔祖,你可願助寡人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