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的上午的課程是魔文課,也叫魔法理論,教授這門課的老師是芭絲茜達·芭布玲。

芭布玲教授是個四十多歲,很有氣質的女性,她的頭髮是小麥色,看上去整個人都很健康的樣子,瞳孔則是少見的灰色,目光冷靜又睿智。

“古代魔文又叫如尼文!”芭布玲用清亮的嗓音道:“這門課程在一年級是必修課,會學習基本的魔法符號和常用的如尼文。

“透過一個學年的學習,希望你們可以對魔法理論有一個寬泛的認識,並可以識別魔法陣的用途、理解一些簡單符號的意義。

“一年級以後,這門課程會成為選修課,課程的難度也會逐漸增加,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繼續學習這門深奧的學科。

“首先我來解釋一下如尼文,這是古代巫師使用的文字,由符號和字元組成,並不是我們現在普遍用到的字母。

“大家可以把如尼文看作是對魔法的一種表達,比如魔法陣!

“魔法陣就是用一個個的如尼文喝陣圖組成的,我們最常見的魔法陣是大家家裡的壁爐,需要在內部雕刻122個如尼文以及相應的陣圖,再配合飛路粉就能使用。

“大家可以把如尼文組成的集合體,看作是一個在固定地點未激發的魔法,要符合相應的要求才能啟用相應的魔法。

“另外大家施展的每個魔法,其實是無數代巫師簡化的結果,每個咒語背後,每次揮動魔杖的背後,都能用如尼文進行詮釋。”

這個理論白振宇是知道的,而且在華夏的初級魔法學校裡的前三年,主要學的就是魔法符文。

單單就講課這方面來說,芭布玲教授比麥格教授差遠了。

如果讓白振宇來講,他會拿出一部手機,然後告訴大家現在的巫術都是被簡化了的,就像是這個手機的外殼。

如尼文則可以解釋手機各個零件的原理、圖紙、設計理念等等,一切的理論問題。

而大家手裡的魔杖則是手機的系統,可以調配手機的硬體呈現出不同的功能。

白振宇隨即又想到,大不列顛的巫師很少用普通人類世界的科技產品,霍格沃茲甚至禁止學生攜帶任何電子產品。

小巫師們也沒有普通人類的邏輯觀,如果用手機為例的話,可能很多學生都聽不懂。

不過白振宇在內心裡的舉例,完全消化了芭布玲教授剛才講的內容,可是大部分學生都沒明白過來,一臉茫然地看著芭布玲教授。

芭布玲教授卻並未做過多的解釋:“整個巫師世界對如尼文的輕視很令人擔憂。

“現在的巫術五花八門,完全可以滿足我們日常的需求,所以大家不再重視可以創造新巫術的如尼文。

“如果哪一天我們需要創造新的巫術,卻已經沒人懂如尼文了該怎麼辦?

“我希望霍格沃茲的每個學生都能精通如尼文,以免巫術最基礎的理論失傳。”

白振宇這才明白過來,芭布玲老師的大招原來用在“創造新巫術”上。

誠然,誰不想創造一門廣為流傳的新巫術?在巫師世界留下自己的大名呢?

果然,學生們的積極性立即高昂起來,雖然沒太明白芭布玲教授最開始講的東西,但是學生們對未來已經有了足夠的嚮往。

接下來,芭布玲教授開始教授一些常見的如尼文的發音和書寫規範,白振宇注意到西方的如尼文跟華夏巫師世界用的甲骨魔文很相似。

都是一種象形文字,而不是如今西方世界主流的字母文字。

看來巫師世界在基本的理論方面是相通的,甚至魔文的外貌都很相似。

第一節課大家只學了十個如尼文,大部分同學已經有點頭昏腦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