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 章 李耀祖仔細思考這……

李耀祖仔細思考這件事情, 有些思路後,他問狗子娘,“嫂子, 若是狗子去孫寨念書,是不是有住的地方, 有吃飯的地方就可以了?”

聽了李耀祖的話,狗子娘覺得李耀祖即使不直接去找孫秀才講,狗子要住在私塾的事情, 也想到了其他的辦法。狗子娘點頭, 很期待的樣子,“是呀, 可是有什麼法子了?”

李耀祖說,“我還要再考慮考慮, 主要是想想如何向孫秀才開口, 我會盡力促成這件事的,你先別著急,等我的信兒。”

狗子娘見李耀祖答應了自己的請求,心想成不成的, 也只能聽天由命了。她希望夠達成所願, 有一個好結果。狗子娘說了一些感謝的話, 才離開李耀祖家。

狗子娘離開李耀祖家裡的時候, 把小白狗也帶回去了。

珊月一副依依不捨的樣子, 對著要回家的小白狗說,“明天我再找你和狗子哥哥, 我們三個一起玩。”

在家裡正在練字的狗子,“阿嚏”一聲,手中的毛筆抖了一下, 字也變歪了。

李耀祖回到自己屋裡,剛坐下。

三娘向李耀祖問道,“今天狗子娘是來做什麼的?”

李耀祖將事情的來龍去脈,細細地講給三娘聽。

三娘聽了,心裡産生的顧慮和李母、李耀祖的顧慮是一樣的。現在元月和孫書甲沒有成親,自己去找孫秀才,讓人家的私塾裡住一個孩子。這孩子說是住在私塾裡,但是孫秀才也是要關心這孩子的吃飯睡覺的,和往人家家裡塞一個人的區別並是不很大。這樣辦事是不經講究的。

三娘心裡隱隱埋怨狗子娘,怎麼想出來的這種法子。你想出這種法子,在知道孫秀才不可能同意的情況,竟然來找自家,這不是坑人嗎?狗子晚去一年私塾又怎麼了,村子裡像狗子這麼大的男孩子,只有狗子一人去私塾了,其他的孩子都沒去,大多數是等幾年再去的。大戶人家的孩子是早早啟蒙的,但是狗子家沒有大戶人家的條件,三娘就認為,狗子家應該有多大的能力辦多大的事。

三娘猶豫了一會兒,還是開口道,“即使你答應狗子娘了,但是你也不能去。退一步講,你若是覺得不去一次,無法和狗子爹和狗子娘交代,你去了孫秀才家裡,也不能提這件事。”

李耀祖不以為意,“不能照你說的這樣辦。”

三娘直接反駁道,“那你說,你現在去找孫秀才,說了這件事,會造成什麼後果?你會讓人家孫秀才一家,認為咱家是不知輕重的人家,孫秀才一家是好幾房的人居住在一起,讓人家怎麼想咱們家,怎麼看元月,這樣對元月是沒有好處的。這人和人之間,是有親疏遠近的,和狗子家的關系再親近、親密,在我心裡,也不能和元月比較。”

李耀祖點頭,“我知道。你說的在理。”

三娘白了李耀祖一眼,“那你還答應人家?還想去呢?”

李耀祖笑笑,“是你太著急了,我是想出了個法子,才答應去找孫秀才去的。我認為我說的這個法子,孫秀才很可能就採納的?”

三娘見李耀祖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不禁問道,“你想到什麼好法子了?”

李耀祖故作神秘,賣關子,“本人自有妙計,等我辦成了,你就知道了。”

三娘很捧場的,“現在說吧!讓我也學習學習。”然後從櫃子裡拿出今天做好的襪子,“瞧,這是給你做的。”

李耀祖看一眼襪子,“那我就告訴你好了。”然後“嗯”一聲,清清嗓子,“怎麼覺得口幹呢?”

三娘又給李耀祖倒了一杯熱水,遞到李耀祖手中。

李耀祖抿一口,才說,“你覺得像狗子這樣的,家裡離著私塾遠的學子多嗎?”

三娘想想附近的情況,文風盛行,村裡有好幾個讀書人呢,其他的村莊應該也是差不多的情況吧。

三娘講,“家裡離著遠的讀書人確實比較多,但是人家比狗子大一些,可以獨自回家了,沒必要住在私塾裡吧?”

李耀祖不同意三孃的說法,“你想想思月的舅舅,他們書院裡的讀書人中,有不少人是住在書院裡的,這裡面不乏離著書院比較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