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第 50 章 “我想要你。”

如今親王府, 已然成了皇家的俎上魚肉,若再不奮起振作,再將唯一能支撐親王府的蕭秋折鏟除, 結局只有屠戮殆盡。

當年蕭敖能留得一條性命, 全賴昔日功勳卓著, 朝中諸多老臣力保。歷代君王皆對皇室中潛在的威脅心存忌憚,尤其是那些手握重權、深得民心的皇室宗親。這麼多年, 幸得蕭敖不問朝政, 對皇家構不成威脅, 親王府方能延續至今。

蕭敖其才幹與魄力絲毫不遜於當今聖上, 若非因男女之事風評不佳, 皇位未必會落入他人之手。

當年他麾下有一班強勢的幕僚,忠心耿耿,甚至比太子當年的勢力更為雄厚。若蕭敖如今有意在皇室中重振聲威,只需做些利國利民之事,必能重獲權勢。當初那些擁戴他的老臣,亦會再度支援於他。

蕭敖作為皇家血脈,有頗高地位, 非輕易可動。皇室兄弟相殘,終究有損國本,朝中大臣亦不願見此局面。即便親王府對皇家有所威脅,若非萬不得已,朝臣們也不會輕易激化矛盾。

然如今這局面,蕭秋折一人之力, 斷難與整個皇家抗衡。他唯一能倚仗的,便是他的父親。

先前他因母親之事對父親心懷怨恨,多年來未曾享受過父愛, 父子關系極為冷淡。但是那日晚青妤的一番話,卻讓他心中有所觸動。

晚青妤講述了他們家的情況,提及他的兄長、母親、嫂嫂,還有那位她心中一直敬仰的父親,讓他心生羨慕。他們一家和睦融融,那樣的家庭氛圍,是他從未敢奢望的。

但從晚青妤的話語中,他聽出,想要有一個美好家庭,並非一味索取,而是每個人都要有付出。

細細思量,這些年,他與父親之間的矛盾,歸根結底,皆因他始終對父親冷眼相待,每每相見,總是提起母親之事,從未靜下心來好好談一談。

他見晚青妤那般行事,一時豁然開朗。原來,世間之事,未必非要劍拔弩張,亦可換一種方式化解。人的積怨越深,越難得幸福。

從前他孤身一人,倒也無所謂,吃苦受累,甚至受傷流血,皆可咬牙忍下。可如今,他身邊多了晚青妤,他不能再如從前那般無所顧忌。

他想給晚青妤一個安穩生活。

他明白,唯有強大,方能護住身邊之人,方能令那些心懷叵測之人知難而退。父親終究是皇家血脈,只要他肯出手,許多棘手之事,或許便能迎刃而解。太後與皇後那邊,也不會再如從前那般咄咄逼人。

他頭一次放下心中憤恨,懇求父親相助。

房間裡安靜了片刻,他抬眸望向父親,恰逢父親亦正凝視著他。父子二人目光交彙,眼中皆是複雜。

又過了一會,蕭秋折糾結著開口:“周……”

他只吐出一字便被父親打斷了:“我已將她送出親王府,從此不再與她來往。”

他把周姑娘送出了親王府?

蕭秋折簡直不可置信。

蕭敖起身走到書櫃前,書櫃旁的架子上,橫陳著一柄長劍。他將劍取下,指尖一撥,劍身出鞘,寒光乍現,鋒芒逼人。他握劍在手,隨手揮動兩下,發出輕微的嗡鳴。窗前微弱的光線灑在他高大的身軀上,他看起來似乎還如當年那般英姿勃發。

蕭敖凝視著手中的劍,沉聲道:“此劍乃是當年父皇所賜。彼時,父皇曾對我言,若有朝一日,有人意圖陷害太子,圖謀不軌,便令我持此劍護衛太子,助其順利登基,輔佐他為天下蒼生謀福祉,為江山社稷盡忠。”

意起當年,他眸中似有波瀾湧動:“當初奪位之爭,我便是持此劍,斬盡了那些陷害太子之人,也曾將此劍架在當今皇上的頸上。”

那年奪位之爭,驚心動魄。

“但有些事,確實能誤人心志。你所言不錯,忍讓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此次,我會保住親王府,亦會助你護住晚青妤。你且去將言書堂與付家這些年所作所為,悉數整理成冊,交予我,給我些時日,我會給你一個奪權計劃。”

若要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需得細細謀劃。

蕭秋折靜立在門前聽著,父親僅僅幾句話,竟讓他心中積壓多年的怨恨減輕了。

一句“保護”,好似勝過千言萬語,雖簡單,但是有分量。

蕭敖將手中的劍放回原處,返回桌前坐下,默了片刻,道:“那日晚青妤送來的茶,甚是好喝。我也盼著哪日能喝到她親手沏的茶。”

他認可了晚青妤。

而此時,蕭秋折心中翻湧著一種從未有過的陌生之情,一時間,他不知說什麼,靜默良久,最後只是彎身深深行了一禮,出了房間。

他站在院中,抬頭望向那棵掛滿鈴鐺的大樹。這一次,再聽這些鈴鐺的聲音,好像不再似從前那般充滿恨意的咆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