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 37 章 她試圖掙脫他……(第1/6頁)
章節報錯
第7 章 她試圖掙脫他……
今日本是蕭絮向付雲汐提親的日子, 按理說付家應當忙碌非常,然而付鈺書卻在此刻出現在喬家大院,著實令晚青妤感到意外。
她站起身來, 輕聲應了一句, 心中亦是百感交集, 未曾料到會在此處與他相見。
晚青桁見付鈺書到來,亦是略感驚訝, 從樹上躍下, 目光在姐姐與付鈺書之間遊移, 心中暗自揣測他此行的目的。
晚青桁手中捧著一大束鮮花, 走到外祖母面前, 將花遞到她手中,笑道:“外祖母,這些花兒都送給您。”
外祖母接過花,笑得合不攏嘴,轉頭對付鈺書道:“鈺書,今日你怎麼得空來了?”
付鈺書手中提著幾樣禮品,走到外祖母面前, 恭敬行禮道:“鈺書來看看您,這是我為您準備的一些薄禮。”
說著,他從錦盒中取出一對白玉鐲子,遞到外祖母手中:“這對鐲子是我遊歷時偶然所得,見其晶瑩剔透,便想著送給您。此外, 還有一些補品,對您的眼睛和耳朵都有益處。”
外祖母笑回道:“你這孩子,果然有心了, 我甚是喜歡。”
晚青桁眉頭微挑,目光在付鈺書身上打量了一番,語氣中帶著幾分試探:“今日是你妹妹的喜日,你不在府中操持,怎的來了這裡?”
晚青桁一向不喜付鈺書,但付鈺書卻從不與他計較,只是微微一笑道:“提親之事已告一段落,我這才得空過來探望老夫人,未曾想竟在此處遇見你們。”
晚青桁顯然不信事情會如此巧合,追問道:“那雲汐妹妹可是答應了蕭家三公子的提親?”
付雲汐那般聰慧有主見的女子,應當不會輕易應下這門親事,蕭家三公子雖生得一副好皮囊,但名聲在外,付雲汐豈會不知?
付鈺書回道:“此事尚在商議之中,今日見面倒是頗為愉快。父親說,再讓他們二人私下多接觸一番,若彼此都覺得合適,此事便算定了。”
話已至此,晚青桁心中明瞭,看來十有八九已成定局。他眉頭緊蹙,轉身又攀上花樹,繼續為外祖母摘花,神情間卻難掩落寞。
晚青妤看在眼裡,心中亦是一嘆。她知曉弟弟與付雲汐自幼一同長大,雖無兒女之情,卻也不願見她嫁給一個風流成性的郎君。
張攸年與付鈺書亦是舊識,付鈺書見他胳膊上纏著紗布,關切問道:“你的傷如今可好些了?”
張攸年看了一眼外祖母,遞了個眼色,示意不便多談,隨即笑道:“已無大礙,不過是些小傷,不礙事的。”
付鈺書瞭然,目光又落在晚青妤身上,心中千言萬語,最終只化作一抹微笑與溫柔的眼神。
晚青妤抬眸與他對視,輕聲道:“既然來了,不如留下來一同用飯吧,如今也快到用飯的時辰。”
付鈺書略感欣喜,點頭道:“那好,我便留下來,正好陪陪外祖母。”
張攸年看了看二人,神色微動,道:“你們先聊,我去看看父親的飯菜準備得如何,待會兒再來喚你們。”
說罷,他便轉身離去。
外祖母笑著對付鈺書招手:“鈺書,快坐下,與我說說,你這兩年在外的經歷如何?我還記得你小時候常來喬家大院玩耍,與青妤他們幾個孩子蹦蹦跳跳的,別提多熱鬧了。如今你們都長大了,各有各的生活,難得聚在一起。不過外祖母時常想起從前的光景,心中仍是歡喜。”
付鈺書聞言,笑意溫潤:“外祖母說得是,當初在這大院裡,確實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我們幾個總是纏著您給我們做點心,聽您講故事。我還記得,您常給青妤和我講那些神話故事,我們總是聽得入神。”
外祖母接話道:“是了,我還記得你寫了一本書,那書叫什麼來著?”
付鈺書謙虛道:“那時年紀小,寫的東西雜亂無章,如今連書名都記不清了。”
晚青妤接道:“那書名為《洪論》,如今還在我那裡收著。”
付鈺書聞言,眼中閃過驚喜:“那書你還留著?”
晚青妤點頭:“那是你第一次寫的書,雖有些生澀,但其中的故事我卻十分喜歡,一直珍藏著。”
灼灼日光下,付鈺書望著晚青妤溫潤的面容,心中湧起一股難言的激動。他未曾想到,昔日的點點滴滴,她竟都記得清晰,甚至連他第一次寫的書都悉心儲存。
如此看來,她的心中,或許仍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在付鈺書心中,愛情是最為珍貴之物,如同稀世珍寶,難以輕易割捨,更不易改變。
他始終堅信,晚青妤對他的感情,從一開始便是真摯而熾熱的,即便時光流轉,那份情意也絕不會輕易消散。
從她的言行舉止中,他仍能感受到昔日的餘溫,彷彿那熾熱的火焰雖已減弱,卻未曾熄滅。
他凝視著她,眼中漸漸泛起酸澀,愈發後悔當初為何沒有再多爭取一分。或許,若他當初再堅定一些,如今站在她身旁的,便不會是旁人,而是他自己。
幾人閑談片刻,氣氛漸漸輕鬆起來。晚青妤說起兒時的趣事,言語間從容大方,毫無扭捏之態。即便她與付鈺書曾有過一段美好的過往,如今再見,她依然坦然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