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這天,小學果然把五年級的學生給整過來兩個班級,幫著幹活。

孩子們小,刷水子的活幹不了,只能幹一些零雜活。

幫忙泡鮮參、上料、刮水鏽、出鍋擺叉子啥的,反正也能幫不少忙呢。

週二這天,又換了倆班級。

就這樣輪換著來,好歹把這一萬多斤鮮參都刷洗、蒸熟、擺在叉子上,後面就不用孩子們過來了。

秋天就是這麼忙,蘇安瑛這頭一個小加工廠都這樣,更別提一參場這頭,那更是忙的所有人都快顧不上吃飯了。

一參場今年做貨四萬丈,加上松江河林業局的三萬多丈,這些就不少了。

加工廠從九月初,得一直忙到近了十一月,才能鬆口氣。

十月中旬,地裡的栽子該起了。

柳毛河那邊有兩千丈留著各家用,剩下八千丈,開始放出風去往外賣。

今年的人參行情依舊很好,參栽子價格也水漲船高,一丈參栽子,比去年要高一百多塊錢。

柳毛河這塊參地栽子好,個頭又大,價錢肯定是不低。

但是今年來買參栽子的,卻不像去年那麼多。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栽子太大,下地的本錢也多。

很多人捨不得,都想買點兒小一些的,本錢輕。

好在只有八千丈,到最後也都賣出去了。

五百塊錢一丈,光是這八千丈,賣了四百萬,扣除稅和各種費用,還剩三百多萬呢。

柳毛河這塊參地算下來,光是參栽子就賣了一千來萬。

雜七雜八各類都扣完了,也能剩將近九百萬呢,這也太掙錢了。

“嫂子,當初咱要是不往外賣那兩萬丈,全都撒籽的話,得掙老鼻子錢了。”

趙建設等人高興的都快找不著北了,在那兒直嚷嚷。

“做夢去吧,那些參籽,還是三哥從好幾個參場求爺爺告奶奶買出來。

咱又找了好多學生給點的參籽。

你還想著五萬丈全撒籽?怎麼可能?累死你也幹不出來。”

黃勝利瞥了趙建設一眼,故意懟他。

“你知足吧,咱這一茬參栽子,能用三年。

我估計明年那栽子都得長大拇指頭那麼粗。

這要是栽地裡頭,肥、水都供應足了,三年之後起出來的棒槌得多大?到時候又能掙一筆。

你就美吧,不是咱三哥三嫂帶著,這輩子咱也掙不來這些錢啊。”馮超在那邊也說。

趙建設被說了也不惱,就會嘿嘿樂,“那我不就是想想麼?”

八千丈栽子賣出去,各家也該起參栽子栽參了。

如今大家都忙,哪有那時間自家人慢慢幹?索性都僱人算了。

反正這時候栽參少的人家,都幹完活了,有閒下來的勞動力。

於是僱人上山,一天的時間起出來一百丈參栽子,回家來僱人挑。

“世彥,咱這栽子是不是太大了?這麼大的栽子下地,本錢不低啊。”

蘇安瑛領人挑了一天的栽子,晚間許世彥回來的時候,她就跟許世彥唸叨。

“不要緊,媳婦,你聽我的,咱家這一百丈,能下多大的栽子就下多大的,栽的時候一厘只下八棵到十棵。

肥水都跟上,到時候多出大貨,就算行情萬一有什麼變化,咱也不怕。”

八八年栽到地裡去,正常應該是九一年起貨。

如果按照上輩子的規律來說,那時候棒槌行情就不咋好了,但是還沒跌到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