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五,許世琴出嫁的前一天,許家這邊的親戚陸續都到了。

大營那邊,蘇安瑛的孃家人、周桂蘭的孃家人、吳秋燕的孃家人,全都坐著火車過來。

大房子那頭,當初跟許家關係不錯的,也來了好幾家。

一眾親戚朋友見面,自然是高興萬分,湊在一起說說笑笑的也十分熱鬧。

大家瞧見許家如今的興盛,也是各自感慨,尤其是大房子那幾家,都羨慕的很。

王志軍、李二牛都跟許世彥關係好,就找許世彥打聽,要是他們想搬過來的話,能不能行?

“搬過來倒也沒啥,可能就是這個地麻煩。

現在都分田到戶了,你們搬過來,地搬不來啊,這邊的地都分完了。”

如今搬家不麻煩,遷戶口也容易,但是地不好辦。

“反正要是真想搬,那就不遷戶口也行,頭幾年還回去種地。

要是過幾年發展起來了,地不種包給別人也行。”許世彥也沒別的辦法,這件事兒很難兩全。

李二牛他們一琢磨,也確實就那麼回事兒,當下搖搖頭。

大房子那邊的地多,他們還真是捨不得那些地。

這要是搬過來沒地種,栽棒槌也沒本錢,那還不如留在大房子呢。

別人愛搬不搬,許世彥只能給個建議,所以也就沒再說別的。

不論是紅事白事,都得人多才熱鬧。

雖說這年月隨禮沒幾個錢,可家裡來這麼多人賀喜,證明人緣好。

親戚朋友都是來捧場的,必須好飯好菜招待。

這要是娶媳婦在家辦酒席,今天就得老熱鬧了,光是幫工的都能滿院子。

可這是嫁閨女,而且自家不辦酒席,都去韓家那頭,相比之下就沒那麼熱鬧,家裡也只安排幾桌就可以。

當地規矩,誰家閨女出嫁,在出嫁頭一天晚上,要包好多餃子。

第二天早晨,新郎來接親之前,把餃子煮了,讓親戚朋友們吃,不能空肚子送新娘子出門。

所以這一天晚間,許家燈火通明,屋裡歡聲笑語。

女的都湊在一起包餃子,男的則是打撲克、喝茶水、閒聊天。

街坊鄰居都知道許家要辦喜事,這天晚上倒是沒人來看電視。

大家包餃子到九點,七八蓋簾的餃子全都包完了,上面蒙上白布,端到院子裡放著。

就這時候的溫度,餃子放在外面都不用一宿,半晚上就能凍的邦邦硬。

別人都忙活著包餃子,許世琴被要求必須早點兒休息。

蘇安花、周安平家的閨女周麗榮、周桂芝家的閨女章鳳雲,三個沒出門子的姑娘陪著許世琴,早早睡下,養足了精神,明早出門子。

臘月二十六早上不到六點,許世琴被人叫了起來,梳洗打扮。

這年月結婚多數沒啥講究,沒有專門的地方給盤頭化妝。

許世琴在首都那些日子,倒是淘登到一些化妝品。

於是早晨起來,洗臉漱口之後,在幾位小姐妹的幫助下,將長髮編起來挽在腦後,戴上幾朵紅色的綢緞花。

然後抹點兒雪花膏,撲上粉,再撲點兒腮紅,描個眉毛,畫個口紅。

這就很了不得了,一般人出嫁,連這些也沒有。

妝容收拾好了,穿上一套紅色緞面的棉襖棉褲,棉襖特地做的薄一些,外頭套上一件紅色呢子衣裳,搭配一條紅呢子裙。

這一身衣裳,光是材料都得不少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