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趟路的出現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老歷、老戴,坐下來,咱坐下來慢慢說。”
林啟越笑呵呵的招手,讓歷秉卓和戴春榮都坐下,又讓秘書泡茶。
“這事兒呢,原本就是我還有小許合計好的。”
林啟越親自給歷秉卓他們倒茶,笑著解釋。
歷秉卓和戴春榮更懵了,不明白這到底啥意思。
啥叫提前就商議好的?合著那天許世彥說的天花亂墜,都是故意唱戲呢?
“是這麼回事兒,我跟林書記呢,早就對礦泉水廠的事有過深入探討。
我倆都認為,目前不適合大規模生產,銷售渠道、包裝問題,都不太好解決。”
許世彥那邊接著往下說。
“目前咱們廠生產的礦泉水也好、可樂也罷,走的都是高階路線。
不求產量,只求高品質高價格,少而精,正好咱那泉水夠用,不需要另外發展。
我的意思呢,最起碼也得再過三五年。
等這個塑膠包裝的問題能解決了,等咱們的這些高階產品在國外站穩了,回頭可以發展國內的時候。
再找個地方另外建廠,都完全來得及。”
“咱場技術科目前不是在研究各類野果的人工馴化種植麼?這是咱們提升產品競爭力的一個有利條件。
以後咱們有自己的野果生產基地,隨便找一個好點兒的泉水,就能建廠生產。
現在建廠,能幹啥?釀啤酒白酒?
咱是參場,主業不還是人參麼?
要說是生產點兒藥酒啥的,還勉強靠譜兒,可也用不著自己投幾百萬整個廠子吧?
就算咱真要生產藥酒,縣裡好酒廠有的是,讓他們照著咱的標準釀酒就行。
何苦來投好幾百萬,整個廠子釀酒啊?”
其實,不管哪個行業,如果能做到專精,都很了不起。
有的時候未必就是大而全才好,很多大廠後來為什麼維持不下去了?
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啥都想插一腳,下游上游各種產業都想著自己幹。
攤子鋪太大就造成了機構臃腫、蠢笨不靈活,一旦出現意外,很難調轉方向。
“咱場子馬上要研究生產營養型功能性飲料,一樣還是走高階路線。
咱就玩點兒有技術含量,別人暫時玩不轉的東西,掙錢多,還不用累死累活的加班生產,那多好啊。
至於泉陽那邊,讓姓陳的去折騰吧,三年之內他能把廠子弄明白,就算他有本事。
他要是整不明白,省裡飲料廠投這幾百萬,最後鬧不好就得打水漂。
咱倒不是盼著人家不好,咱也希望有個人在前頭給咱趟個路,對吧?”
許世彥一邊說,一邊笑,只是這笑裡的含義,可就多了。
省裡有不少人都看著礦泉水產業好,成本低利潤高,都看著一參場眼紅。
要不然他們能派了陳繼輝過來?
既然他們眼紅,那就讓他們去試啊,看他們能不能玩得轉?
能玩好,有那邊的例子,一參場也可以少走彎路。
礦泉水的市場大得很,誰家也不可能做到壟斷,只要市場定位準確,都能分一杯羹。
要是玩不好,過幾年把自己玩殘了,玩傻了,那是他們沒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