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奧運會接近尾聲,孩子們的假期也不剩多少天了。

熊孩子們這段時間表現還不錯,各家大人商議之後,給孩子們解禁,允許他們出去玩。

但不許去水邊,可以去林子裡撿蘑孤、摘托盤啥的,一切以安全為主。

這下,孩子們高興起來,早起都拎著小筐,去後頭樹林裡,撿蘑孤。

許世彥家後頭,是一大片樹林,和挺大的溝塘子,往裡走,一直能走到森鐵那邊去。

以前這裡是東崗的老參地,後來栽上了落葉松,如今落葉松都長的有碗口粗了。

落葉松林子裡,會長出一種叫松蘑的蘑孤。

這種蘑孤的菌傘上面覆蓋一層粘液,尤其是早晨帶著露水的時候,蘑孤上頭黏黏滑滑的。

所以,也有人管這種蘑孤叫粘糰子。

新鮮的松蘑摘去上面的落葉和松針,清洗乾淨後爆炒。

放點兒自家做的大醬,再切點兒青椒放進去,那味道鮮極了。

吃進嘴裡滑滑熘熘的,滋味特別棒。

要是撿的蘑孤多了,就攤在叉子上或者用鐵絲穿起來曬乾,留著冬天燉雞吃。

乾的松蘑泡開,放到雞湯裡燉,燉熟了吃起來,味道鮮美還有咬頭,比肉還好吃呢。

除了松蘑,還有一種小黃蘑,也是長在地上,菌傘嫩黃,小小的個頭,多數成片生長。

小黃蘑味道也很好,但就是太小了不出數,大多數情況下,就跟松蘑一起吃了。

這是松樹林裡最好吃的兩種蘑孤,再其他的還有掃帚蘑。

那玩意兒跟松蘑一起炒著吃,借個味道還行,要是單獨吃,發柴,就不咋好吃了。

八月中下旬,正是林子裡蘑孤最旺的時節。

孩子們每天早晨都去林子裡撿蘑孤,回來再把枯枝落葉啥的都收拾乾淨了。

或是中午炒了添個菜,或是曬乾了留著冬天吃,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孩子們對這個挺感興趣,家裡大人也不嫌,哪天撿的多了,大人高興,指不定還能給買幾根冰棒。

這下孩子們就更開心了,樂顛顛的進林子。

除了蘑孤,林子裡還有托盤兒,也是孩子們的最愛。

托盤屬於帶刺的小灌木,長得不高,最好就是在二茬林子裡頭。

去年剛從地裡冒出來的秧子,今年就能開花結果,長出來的托盤特別大,小小一枝,就能摘一捧。

紅色的小果子,酸酸甜甜的味道不錯,是很多孩子喜歡的零食。

當地人說的托盤兒其實有兩種,一種是顏色豔紅的,果肉外面沒有毛,亮晶晶的。

這種酸中帶甜,而且這種果子向上生長,進林子一眼就能看見,紅紅的一枝果子。

還有一種,粉紅色,果肉外面有一層毛。

這種果子的柄長,往下長,要撥開葉子才能看到。

這種果子味道很特別,有非常濃郁的果香,所以也有人管這種叫毛托盤兒或者高麗托盤兒。

反正不管哪種,都是孩子們的最愛。

有的孩子進山之後,見了托盤兒摘下來就吃,吃一肚子。

也有的孩子吃一點,多數還是摘了放進茶缸裡。

回家之後,管大人要點兒白糖,或者倒點兒蜂蜜,把挑好的托盤用羹匙壓碎了,跟糖或者蜂蜜一起攪拌起來,鮮紅的果醬就做成了。

舀一勺進嘴裡,酸甜可口,美味極了。

十七號上午,許世彥拿著農大寄給他的通知書回爹媽這邊。

剛進門的時候,就看見自家倆閨女,坐在院子裡陰涼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