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川在大房子村西南方向十來裡地,那邊有大隊的參地,老李頭就是在那邊參地看參。

許世彥帶著一群初把兒,自然不敢走的太遠,怕遇到危險。

這群人平日裡也進山幹活,但這次跟以往可不一樣,這是去放山挖棒槌,大家都挺興奮,一路上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許世彥也沒管他們,路上沒咋說話,只悶頭想心事。

到了前川附近,許世彥觀察了一下地形山勢,確定了放山的山場。

進山第一件事,依舊是立老爺府,祭拜山神爺。

待拜過山神老把頭之後,照例是選一個背風向陽的山坡,作為眾人駐紮的地方。

“行,就這吧。”許世彥指了指一棵大樹前面的位置。

“就在這開始,挨著搭戧子,別離太遠了。

倆人住一個戧子,狗剩子、張二蛋,你倆去撿柴禾。德勇,你是端鍋的,找地方搭灶做飯。”

端鍋的,就是負責做飯的人。

這麼多人拉幫進山,跟許世彥單棍撮可不一樣,得有人專門負責做飯。

眾人從家裡帶來的米糧菜蔬,都交給端鍋的管著,按照預計天數還有人數做飯。

許世彥是把頭,他只負責帶隊進山找棒槌,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管。

所有人都得聽許世彥吩咐,於是趕緊動手幹活去了。

狗剩子和張二蛋倆人在附近找柴禾,不多時就扛了好些樹頭枝丫什麼的回來,咕咚一聲放到了地上。

“不是,你倆就沒聽老人講過怎麼放山麼?”許世彥一看就急了。

“柴禾得理順了扛回來,順頭順尾的放著,咱放山才能順順利利,你看看你倆,這是幹啥呢?”

許世彥氣的翻白眼,這些人真是啥都不懂,還一天淨想著美事兒發大財。

“還有,你倆撿的這都是什麼柴火?晚上燒的,要榆木、青秸子、高麗明子,白天的要用黃菠蘿,去,重新找。”

榆木、青秸子、高麗明子,這幾種樹木燒著後,不爆、不裂、不致火星四濺燒傷烤火的人,所以晚上用最好。

這時節山裡的氣溫很低了,一晚上都不能停火。

黃菠蘿樹,不愛起火苗,這樣可以很好的儲存火種。

早晨他們進山,可以用黃菠蘿木壓著火,省的回來還得重新生火。

這些都是放山必須知道的經驗。

許世彥是把頭,既然大傢伙找了他,請他帶著進山,那就必須聽他的話。

狗剩子和張二蛋只能再去林子裡,按照許世彥的要求找柴火。

眾人一陣忙活,搭了七個地戧子,許世彥自己單獨住,其餘兩人住一個。

等眾人把地戧子搭好,陳德勇那邊也煮了一鍋鹹菜粥,眾人喝粥就著煎餅,對付了一頓。

晚間,大家圍著火堆烤火,許世彥又把放山的規矩給大家說了。

“都給我記住了,明天進山要是誰壞了規矩,惹怒山神爺,可別說我不客氣。”許世彥沉下來,警告眾人。

“行了,沒啥事就早點兒睡覺,明早晨吃過飯咱就開始壓山。”

該講的都講了,記不記得住在他們。許世彥說完,自己回地戧子裡休息。

其他人似乎還很興奮,有點兒睡不著,便湊在一起聊天。

“哎,你們瞅見沒有,咱這一讓他當把頭,可把他牛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