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傻徒弟愁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公子,可是回陵州?”
“不了,先去武當山。”
算算時間,老黃死後,徐鳳年應該在武當山練刀了。
掉錢眼裡的小徒弟姜泥想來也在山上了吧。
不去武當山看兩眼總不放心,這傻丫頭和徐鳳年待久了,復國的心思可沒有多強烈。西楚不復國,他如何匯聚氣運?
至於新曆,沒了一個李當心,不是還有那江東龍虎,江西軒轅的書生軒轅敬城?
讀書讀出天象境,一句恭迎老祖昇天便邁入陸地神仙,這樣的書生,死了太過可惜,總得替西楚賣幾年命才是。
馬車離了兩禪寺,一路往西北而去。
這日,武當山山門“玄武當興”牌坊前,被虎夔吸引出來好些個道士。道士個個年紀不大,最大的看著不過十二三歲,手裡還拎著掃把,約莫是打掃山門的道童。
自幼在山上長大的小道士,沒少聽師傅的師傅說過這些異獸,畢竟他們武當山上就有一群黃鶴,其中一隻據說還是呂祖當年留下來的,能載人下江南。龍虎山上以前也有一頭黑虎,靈性十足,是那齊仙人留下的,就是不知有何靈異之處。
幾個年過半百,容顏滄桑的老香客也暫時沒了心思上香,聽著幾個小道士低聲談論,偶爾還會插上一兩句。
仙人坐的黑虎、仙鶴啥樣他們沒見過,也不知道仙家養的靈獸是個啥樣,可這這披甲帶角的異獸,肯定不算是靈獸那個範疇,但坐在那異獸頭頂上的年輕人,一根玉簪別起髮髻,身上紫袍不染塵埃,倒是有幾分像那些侍奉仙人的童子。
至於為啥不是仙人,你瞧瞧不論是武當掌教王仙人,還是龍虎山上的幾位天師,哪個是嘴上沒毛的年輕人?
景舟輕笑幾聲,這些老香客吃鹽吃出來的道理,還真叫人哭笑不得,合著他只能做個侍奉仙人的童子。
“小道士,那進去通報的人啥時候回來?這都過去三盞茶的時間了。”景舟問了一聲。
站在最前面,靠著虎夔只有兩步遠的小道士扒拉了一下指頭,抬起頭認真回道:“才三盞茶呢,世子好像住在山頂上的白象池旁,三師兄一去一回,怎麼也得兩個時辰。”
這人來的也真不是時候,一個時辰前,便來了幾個貴人,師叔、師傅們都陪貴人上山了,不然也不至於讓覺得爬山是個體力活的三師兄上去通報。
若是來上香的也好說,無需通報他們幾個便能做主,可這人卻說是來尋那什麼混世魔王北涼世子的,這可不是他們幾個平時裡連解籤都沒資格的人能做的了主的。
到了武當山後,景舟便讓白狐兒臉和青鳥先回了陵州,白狐兒臉想要完善十九停,還需去聽潮亭看書,畢竟當年徐驍馬踏江湖,天下半數秘籍都被收錄盡北涼王府。
一個人對面一群只會唸經解籤算卦的道士未免有些無聊,但有人說話總比沒人強,他有一搭沒一搭和這些不知山下事的小道士聊著。
幾個老香客過了新鮮勁,一步步朝上山走去,也懶得和一群小道士辯論了。人老了,不光沒法頂風尿一丈了,這爭的心思也澹了,趁著還能爬動山,去山上上柱香,說不定還能碰到有仙氣的老道士,沾沾仙氣兒。
年紀小的道童性子最是活,問了幾個有關山下的問題後,膽子也就大了起來,不覺得眼前這一人一獸有啥嚇人的,甚至還大著膽子想要摸一下虎夔,只是被一聲低吼又將那伸出去的手嚇了回去,只好又和這脾氣的有些像太上師叔祖一樣的紫衣公子聊起來。
“聽太上師叔祖說,山下的女人都是母老虎,嚇人的很,可為什麼書裡寫的不是這樣?”一個小道童拖著腮幫子問道。
得,終於算是問了一個他景公子頗為了解的問題了,之前那些牛肉是啥滋味,有錢人家是不是頓頓吃肉他還真不知該如何回答。
由此可見,這武當山的道士,確實也清苦些,人家是三月不知肉味,這些個小道士,約莫三年都沒吃過肉。
景舟清了清嗓子,替這些一臉好奇的道士解起惑來:“我覺得書裡寫的大約是對的,女人不嚇人,白花花的饅頭好吃呢,味好還管飽。不過饅頭得趁早吃,晚了就沒嚼勁了。”
“摸過女人的小手沒?一看你們幾個這幅喪樣就沒有!軟弱無骨,滑嫩至極,等你們啥時候能下山了,可得去試一試,不然那,沒碰過女人不算真道士。”
“有些個還身懷異香,瞧見沒,比那邊的幾叢花味還好聞呢,抱著睡覺,保管睡的安穩踏實,連被子都省了。”
“玄武當興”的牌坊前,道士越聚越多,一個個不時跟著點頭,只覺得那坐在異獸上侃侃而談的紫衣公子學問大的很,至少不比自家掌教學識低,那些什麼槍啊,什麼浪滾啊,什麼幽草澗邊生的詩句他們聽的一知半解,大概就聽了些溫香軟玉一類的,這可比那早晚都要誦讀的《全真大道經》難多了。
一個紅著臉,心跳撲騰撲騰的小道童剛記住了幾個新鮮詞,恍然感覺身旁多了一個人,扭頭一看,無量天尊,太上師叔祖!
霎時間原本像有貓兒撓的心頓時變得七上八下,忐忑不已,小道童剛要開口解釋幾句自己剛剛來,啥也沒聽見,這就去打掃上山的路,卻被太上師叔祖一個眼神制止了,然後在小道童驚愕的目光中,輩分高的嚇人的年輕道士挨著他坐下來,聽那公子講起令人聽了會臉紅的大道理。
又過了半盞茶,在一眾小道童的挽留和不捨中,那紫衣公子拽著太上師叔祖飛上山去了。
一眾小道士雖羨慕太上師叔祖能被開小灶,多聽一些秘事,卻也沒有太多可惜,地上還密密麻麻記著不少東西呢。
剛才一群人學著太上師叔祖的樣子,將精彩之處用樹枝在地上記了下來,打算留著以後慢慢細品。師傅不是說過麼,道遠且長,唯有日夜參悟。
還有那公子說得好,以後再怕被師傅拿棍子追著唸經,就從山下買本什麼《素女經》,回來將那《全真大道經》、《北斗黃庭經》的封面撕下來,貼《素女經》上。
也難怪那紫衣公子修為這麼高,一跺腳便帶著太上師叔祖上了天,原來是日夜不墜勤勤悟道,這個法子,他們怎麼就想不到呢?
武當山兩池四潭八十一峰,山勢靈秀至極,從上而望,景色更是秀美無雙,只是此時最愛到騎牛看山看水看雲的小道士,卻沒半點兒心情看風景,腦子裡滿是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冰火兩重天,此句艱難晦澀,須得用心細細參悟。
見小道士時不時的瞥向自己的扇面,景舟問道:“想看?”
洪洗象臉不紅,心不跳,絲毫沒有做壞事被發現的羞愧感,正色道:“想悟道。”
別的不說,小道士哪次被師兄發現看道家不齒的禁書,不是神態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