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們要去看歌劇《圖蘭朵》。我問安德烈。你喜歡這個歌劇什麼呢?安德烈說歌劇當然是裡面的歌了。

是呀,即使不習慣聽歌劇的人,也應該知道那首讓人震撼的《今夜無人入睡》。

我在想的是為什麼他們要寫《圖蘭朵》這樣一箇中國公主的愛情故事?

說實話,義大利著名作曲家賈科莫·普契尼他想象的遙遠的中國的故事,好像和我一箇中國人心目中的相差太遠了。我都懷疑普契尼到過中國沒有?

圖蘭朵的美貌和她的心性一樣危險而使人迷惑。這也都是西方對東方女性類似“龍女”的臆想。

中國故事不會去想象韃靼王子愛上圖蘭朵是件美好的事物。他們不瞭解中國人有紅顏禍水一詞。迷戀美貌的都是王國之君的軟肋,韃靼王子那種不顧一切的行為是會被看成不負責任的輕率之舉,是不會受到稱讚的。

義大利人是不是認為只有愛情是人性的救贖呢?

可是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愛情的分量到底有多重呢?

和西方人的愛情至上相比,我們也許覺得愛情和親情有時更加難分伯仲。

最起碼,在中國的傳統故事裡還沒有一個為了愛情而赴湯蹈火的男人形象吧?在中國似乎也從來不宣言這個。我還真不知道那個中國王子拯救過公主。倒是有祝英臺,七仙女,白娘娘那些為了愛情而獻身的女性形象。和《天鵝湖》等西方愛情神話情節不同,中國故事裡的做出犧牲的往往是女性。

是我們的教育讓中國男人追求愛情有所顧慮了。還是我們的文化心裡生就如此?我不得而知。

可能是文化的差異。

有些西方人覺得東方人連愛情也可以輕慢,所以覺得東方人冷血。圖蘭朵的東方身份似乎就是作者想強調她冷酷的一面。

而東方人認為西方人有些家庭觀念淡薄,親情關係疏遠。沒有責任心,甚至無情無義,自私又任性。

在沒有統一標準的情況下,還真的很難把認識統一到一起。

就像當初我和安德烈在性關係的上的分歧一樣。安德烈覺得他在維護自己的權益,我覺得我是準守我的原則,都覺的自己才是真理的維護者。這個還真是很難辦的一件事!

就算兩個統一族群的人都難免價值觀相同呢。

比如我和小星和楊偉,我覺得我和她們之間的價值觀的差異只比我和安德烈的要大。

就像同一個安德烈在我和西蒙娜眼裡不同一樣,也許在李白玲,小星眼裡的安德烈又是另外一個樣子。。

幸運的是我和安德烈最終達成了統一。我們在飲食方面沒有太大沖突,在愛好和審美上,甚至價值觀上我們都趨於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