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平安城!(第1/3頁)
章節報錯
西北之地,平安城。
平安城是西北平州首府,大河交匯,沃野千里,是西北之地的精華所在,同時也是西北總督府所在。
當年大齊帝國皇帝定鼎天下,經略西北之地,一眼就看中了當時還是一片荒野的平安城舊址,與大馬上抬鞭一指:
“此地為西北之基。”
二十年後,平安城建成,成為大齊帝國西北總督府所在。
現在數百年過去,平安城已經成為西北最繁華的地方。
此時此刻,西北總督府內,幾位西北之地的大人物聚到一起,在商量事情。
這其中有如今皇帝的第五子:
魏王。
魏王被皇帝封為親王,以皇子之尊鎮守西北之地,作為藩屬屏障,而在這裡,除了這位魏王外,還有西北總督,西北邊軍統帥,鎮守太監這三位人物。
這四位人物,是如今大齊帝國在西北之地最具權勢的四位,在這西北之地,擁有著難以估量的能量。
此刻,西北總督皺著眉頭,對另外三位說道:
“如今這西北之地民亂四起,愈演愈烈,現在已經開始動搖西北之地的根基了,這種亂局,必須立刻解決,若不然的話,假以時日,再給這些亂軍成長的機會,將來的局面會更加難以收拾。
“而且……”
這位西北總督話鋒一轉:
“這其中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世家豪族趁著民亂的機會,舉兵平叛,順便佔據了不少地盤,他們又在那些地盤安插親信,控制當地的民生軍政,儼然就是一副小軍閥、土皇帝的模樣,這種情況,更值得警惕!”
亂軍被撲滅後,基本上難以死恢復燃,但世家豪族都頗有根基,一旦控制一地的軍政民生,恐怕就是之後再去派主政官治理,恐怕也會被架空。
這位西北總督是如今大齊皇帝的心腹,才幹高絕,自然有一番見識,他已經能夠認識到,如今的民亂雖然讓西北之地焦頭爛額,也在動搖著西北之地的根基,但說到底,只要實力足夠,還是能將這個亂子撲滅的,哪怕是現在西北軍實力不足也無傷大雅,實在不行,還可以向中原調兵過來平叛,這都可以。
現在,最令他頭疼的,還是那些豪族世家,這些地頭蛇藉著平定民亂的機會,現在不但有了兵權,還擴大了許多地盤,而且因為這些世家豪族是打著平叛的名義,表面上還對朝廷有功,他不但不能收回這些世家的權力,還得給他們褒獎。
憋屈!
實際上,這位西北總督對這些世家豪族的厭惡更甚,因為這些世家豪族這所作所為,是在挖空大齊的根基,也是在侵蝕他所掌握的權力。
他更知道,如果讓世家豪族做大的話,那可比這些亂軍對朝廷的危害要大得多。
聽完西北總督的話,在場三人同時將目光投向了魏王,畢竟,無論怎麼說,西北之地算是魏王的封地,西北之地的一切軍政大權,理論上都歸這位魏王掌握。
只是,這位年紀不大的親王此刻卻醉眼朦朧,渾身上下散發著酒氣,他對另外三道目光視而不見,只是揮了揮袖子說道:
“有什麼事情,你們三人商量好即可,不要煩我,我要休息。”
事實上,雖然這位魏王是西北之地名義上的最高長官,但他丁點權力都沒有,除了有著優厚的俸祿外,一兵一卒都無法調動,如果他真的調動了哪怕一兵一卒,那恐怕用不了多久,大齊皇帝的詔書便會傳來,將他禁足了。
西北之地是什麼地方?
這是大齊帝國的最北方,以往大齊有什麼罪犯需要流放,幾千裡外的西北之地便是首選目標,也就是說,西北之地在大齊帝國版圖中,算是一片蠻荒之地,並不受重視。
魏王一個大齊皇帝的親子,雖然被封為親王,但將他的封地選在西北之地,還並不讓他掌管軍政大權,由此可見,這位魏王在大齊皇帝心中的地位。
根本就不受大齊皇帝的重視。
而且,雖然眼前這三位西北之地的軍政大員對他表面恭恭敬敬,不敢有絲毫懈怠,但實際上,這位魏王也知道,這幾人都在明裡暗裡監視著他,他的一舉一動,都會定期形成一份記錄送往大齊國都。
這位五皇子屬於政治鬥爭的失敗者,既然已經被髮配到了西北之地。還沒法掌握絲毫權力,早已經心灰意冷,破罐子破摔。
對他來說,這西北遍地烽火又如何?這西北被蠻族入侵又如何?他也只能看著,卻無法插手。所以心中哪怕有再多抱負,也沒法施展,所幸借酒澆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