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謬!”

“簡直就是荒謬絕倫!”

正當群臣驚怒交加的時候,一聲高喝響起。

眾人只見出言之人乃是光祿寺卿權謹,滿臉憤怒地盯著楊士奇。

“皇上,楊士奇此言分明就是妖言惑眾,禍國殃民,居心叵測!”

“士紳不當差不納糧,這是千百年以來的成例,更是我大明太祖高皇帝定下的祖制,楊士奇卻渾然置成例祖制於不顧,危言聳聽蠱惑人心,臣請皇上誅殺楊士奇,將此等亂臣賊子殺之以儆效尤!”

聽到這話,眾人皆驚。

就連朱高煦也有些驚訝,他沒有想到,第一個跳出來反對新鄭的,竟然是這個權謹!

說起來,權謹這個人,多少有些氣運在身上,因為他並非正規的科考入仕,而是透過“舉孝廉”直接出仕為官。

先前漢王朱高煦監國理政的時候,為了配合新學推行,加之有人刻意舞弊,所以直接暫停了科舉大考。

結果造成朝廷得不到人才補充,吏部無奈之下,只能重新透過舉薦篩選等手段補充人才。

這個權謹,就是那個時候發跡的。

權謹十歲喪父,哀痛甚至哭死過去,也因此得了個“至仁至孝”的賢名,是十里八鄉出了名的大孝子。

頂著這麼一個名頭,權謹很快就被舉薦為樂安知縣,政務能力平平,不過也沒有什麼差錯。

這之後,權謹母親九十歲去世,他在墓旁築廬,守孝三年,也就是所謂的丁憂。

他大孝子之名於是更進一步,甚至到了名動天下的地步,丁憂結束之後直接就被提拔為了光祿署丞,正式進入中央朝堂。

換句話說,權謹這傢伙就是一塊招牌。

歷朝歷代都推崇忠孝理念,就連大明王朝也不例外。

所以權謹這等大孝子出現之後,只要一直恪守孝道,自身德行昭彰,那就可以青雲直上,前程似錦。

畢竟朝廷也需要樹立這樣一個個招牌榜樣,要給天下為人子者樹個典範,以提倡忠孝之道。

於是乎權謹就這麼一路青雲直上,現在更是晉升為了光祿寺卿,朝堂小九卿之一。

只是他好像都快忘記了,他這個光祿寺卿並非靠的是資歷與政績,而是靠著自己大孝子的名頭。

現在武德皇帝有意推行新政,權謹卻突然跳了出來,儼然一副縉紳領頭羊的模樣。

朱高煦深深地看了權謹一眼,心中只覺得很是膩歪。

古代就是好啊,孝子都能做官,只要你孝順之名傳了出去,那不管自身才華能力如何,都可以入仕為官。

只不過朱高煦並不需要這樣的招牌,如果這權謹真不知好歹的話,他不介意送他回去繼續做他的大孝子。

做官就不必了,朕不需要這樣的庸才!

皇帝陛下沒有吭聲,楊士奇也沒有反駁,下一刻出場之人正是左都御史顧佐。

這位朝堂第一大噴子,總算是等到了出場的機會。

他之所以好多年不噴人了,一方面是礙於身份,另一方面則是沒人可噴。

朝堂公卿鮮少親自下場,顧佐也不能逮著一個堂官去噴吧?

現在好了,權謹是個不錯的人選。

既然你不識趣,那就休怪老夫無情了!

“成例?”

“祖制?”

顧佐聲音不大,但極有分量!

他這一開口,所有人的目光都被他吸引了過去。

“敢問權大人,何為成例?何為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