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離別!真正的孤家寡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永樂皇帝病逝,萬民嚎啕痛哭。
朝野上下一片慘然,這種悲傷的氛圍足足持續了半年之久。
對文武百官而言,永樂皇帝確實是一位英明神武、雄才大略的雄主賢主。
他在位期間勵精圖治,發展經濟,提倡文教,透過遷都北京、編纂《永樂大典》、派遣鄭和下西洋等多項措施大力發展經濟,使得天下大治,國家富強,疆域遼闊。
此外永樂皇帝還是一位金戈鐵馬的鐵血帝王,多次親征漠北,南征安南,還組建了禁衛京師三大營,對外宣揚國威,大力開拓海外交流,派鄭和下西洋,經營南海,派陳誠出使西域,開創了萬國來朝的盛世局面。
史官一向不偏不倚,此次在史書上面,對朱棣給出了極高的評價。
“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師屢出,漠北塵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受朝命入貢者殆三十國。幅員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
經過朱高煦與滿朝文武的商議結果,一致認為永樂皇帝當得起“太宗”這個廟號。
要知道“太宗”這個廟號,可並不是誰都有資格上的。
在華夏帝王的廟號準則裡,“有功者稱祖,有德者稱宗”、“開疆拓土曰祖,守業有成曰宗”。
所以一般而言,開國皇帝的廟號稱“祖”,比如太祖、高祖、世祖等;而後續皇帝的廟號稱“宗”,比如仁宗、孝宗、高宗等。
通常情況下,一個朝代只有一個“祖”,卻有很多個“宗”,所以歷史上“祖”的知名度要遠遠高於“宗”,但在諸多“宗”中,有一個的知名度卻絲毫不遜色於“祖”,那就是“太宗”,比如漢太宗劉恆、唐太宗李世民、明太宗朱棣、以及清太宗皇太極。
因為,自古盛世出太宗。
不管是漢太宗劉恆,還是唐太宗李世民,亦或者說眼前的明太宗朱棣,都是罕見的英明帝王,靠著自身能力超群與勵精圖治,締造出了一個個的太平盛世。
寬厚平和的漢太宗劉恆,締造了“文景之治”。
文韜武略的唐太宗李世民,締造了“貞觀之治”。
雄才大略的明太宗朱棣,締造了“永樂盛世”!
不管是“遠邁漢唐”,還是“太宗”廟號,世人給朱棣的評價都極高。
當然,這也是朱棣應得的。
這一日,朱高煦得知趙王與北美王求見,他立馬召見了二人。
果不其然,朱高燧和朱瞻基聯袂而來,正是想要告辭離去返回封地。
“皇兄,在京師待了這麼久,我也應該回去了!”
朱高燧笑呵呵地開口道:“算算時間,差不多也有兩三年了吧!”
“要是再不返回封國,我都擔心手底下那些小崽子要來造我的反了!”
朱瞻基也緊跟著開了口,目的都是一樣,想要返回封國美洲。
現在永樂皇帝駕崩了,對朱瞻基而言,這個大明就再也沒有什麼值得留戀的地方了。
而且這段時間以來,朱瞻基眼睜睜地看著大明王朝日新月異快速發展,他也學習到了很多治國經驗,所以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去發展自己的美洲大明。
不管中原大明發展得太好,都跟他朱瞻基沒有關係,因為中原大明是朱高煦的。
所以,朱瞻基要回去,在北美締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盛世大明!
聽到他這話,朱高煦有些悵然。
父皇前腳才駕崩,這兩個傢伙就來請辭,怎麼看都有些不講情義。
但這就是皇室天家的常態,很多時候親情並不能放在第一位,甚至是隻能放在最後一位!
“你們都想好了?”
“既然如此,那就回去吧!”
朱高煦沒有阻攔,也沒有開口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