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抉擇!家國百姓當在第一位!(第1/3頁)
章節報錯
蹇義與夏元吉走了。
失魂落魄地離開了東宮太子府。
看著他們二人的背影,朱高煦心情也很是沉重。
這二位可都是真正的純臣良臣,名垂青史的“蹇夏”賢臣。
蹇義其人為人樸實正直,待人以誠,仁孝並忠於朋友,善於處理與同僚朋友的關係,不曾一語傷人。
從永樂朝開始,他久任吏部尚書,歷事五朝,在大明初期的政治中曾起過重要作用。
然而其為政致力於典章制度的建立健全,但思想上重於守成,故無重大建樹。
說白了,蹇義是個典型的縉紳,為國為民的縉紳官員。
而夏元吉同樣如此,雖然賢名傳遍朝野,但是仍舊難以擺脫縉紳的身份。
換句話說,這二人的立場都有些不太堅定,屁股沒有擺對位置。
他們既想造福黎民百姓,又想為縉紳謀求福利,這天底下哪有如此兩全其美的事情?
正如朱高煦方才所說,地方士紳兼併田地,朝廷官員貪腐受賄,這些事情以蹇義、夏元吉二人的身份地位,他們不可能不知道。
但是這二人卻並沒有做什麼,只是盡職盡責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罷了。
他們是合格的官員,卻不是合格的臣子。
為君之臣,食君之祿,自當忠君之事!
縉紳官員損害朝廷利益,貪腐受賄中飽私囊,本就應該遭到打壓處理!
而他們之所以膽敢如此行事,就是因為讀書人自帶的功名特權。
就算是事發了被朝廷發現了,大不了就是罷官去職被趕回家,可是他們身上的功名還在啊,就算回到老家那還不是個富甲一方計程車紳豪強。
甚至正因為曾經做官的履歷,他們靠著這層影響力,在地方上還能過得更加逍遙快活,連地方縣官都不敢得罪!
功名特權,就是官員貪腐的最大底氣!
這玩意兒始終存在,官員貪腐就始終不絕!
所以朱高煦才會狠下心腸,準備照著他們脖子處來上一刀!
憑什麼讀書人就可以高人一等?
憑什麼讀書人就可以凌駕於百姓之上?
憑什麼讀書人就可以享受功名特權有恃無恐?
歷朝歷代都是如此,難道這就是對的嗎?
老子即位稱帝,執掌軍部戰兵,難道還怕你們這些讀書人造反叛亂?
來嘛,試試嘛,看看你們這些讀書人,是不是當真手無縛雞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