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橚等南洋六王臉都快要綠了。

實在是太子朱高煦提出的這個解決方案,讓他們進退兩難。

你想解決南洋自家封國內的宗教信仰問題,可以啊,朝廷派遣專員前去開辦儒學學校,弘揚儒家文化。

但條件是,經過這些學校篩選而出的傑出子弟,必須得前來中央朝廷參加科舉大考,然後進入中央朝廷為官為吏!

這跟從他們封國內搶奪人才有什麼區別?

那些封國內的傑出子弟,見識了大明王朝的繁華昌盛之後,誰還願意回到他們自家封國那鳥不拉屎的地方啊!

雖然很不願意承認,但這就是事實啊!

諸王的封國經過這些年的發展,遠遠比不上中央大明,更別提與京師相比了。

真要是同意了這個解決方案,只怕日後他們就要面臨無人可用的困境了,一輩子受到中央朝廷的管控挾制!

但是不答應的話,那宗教信仰的問題該怎麼解決?

相比於無人可用,宗教信仰更令他們感到恐懼膽寒!

畢竟這個隱患,足以動搖他們這些藩王在自家封國內的統治!

時不時就冒出來一個宗教份子,宣揚那些宗教言論,然後號召土著蠻夷起來反抗!

誰又能夠保證,將來會不會有那麼一天,直接就掀翻了他們在海外封國內的統治?

所以兩害取其輕,宗教信仰問題,才是真正威脅到諸王的最大隱患!

至於人才被掠奪的問題,諸王倒是可以想辦法挽留解決,大不了許以重利,或者用家人親眷要挾,反正有的是辦法,留下那些傑出子弟。

可是面對宗教信仰這個難題,朱橚等南洋六王確實是毫無辦法!

一想到這兒,周王朱橚就有些氣悶。

要是趙王朱高燧在這兒就好了啊!

以這位南洋王的脾氣秉性,加上他和這位太子爺的關係,說什麼都能再為南洋七國爭取一下!

奈何朱高燧遠赴北美,一時間趕不回來,他們現在面對強勢無比的太子爺,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下來。

“既然如此,那就請朝廷即刻派遣專員,前去開辦儒學學校吧!”

朱橚最終拍板,代表南洋七國認可了這個解決方案。

畢竟,他根本就沒有選擇的權力!

其餘南洋五王雖然心有不甘,但是他們也明白只能如此,否則會引起太子朱高煦的記恨,到時候那可真是萬事皆休了!

至此,解決方案也算是全票透過,朱高煦也笑著點了點頭。

如此一來,這些海外藩王提出的問題,大致都已經解決了。

最主要還是封國缺少漢民與南洋宗教信仰這兩個難題。

一時間,諸王都頗為欣喜,畢竟他們此次入京的主要目標,算是已經達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