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賢內助!韋妃與郭妃的憂慮!(第1/2頁)
章節報錯
楊士奇走後,
朱高煦回到了寢宮。
韋妃和郭妃都還在等他。
見他面露喜色,二妃都忍不住有些好奇。
“殿下,這是發生了什麼喜事嗎?”
“嗯。”朱高煦笑著脫衣上床,將二妃摟在了懷裡。
“楊士奇那傢伙,算是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也不枉我苦心孤詣地給他收拾爛攤子了!”
聽到這話,二妃都有些訝然。
跟了朱高煦這麼久,她們還從未見過,這位太子爺對哪個臣子這般上心。
不但時刻關注楊士奇的動向,而且還派遣人手去了他老家,嚴苛管理吉安楊氏的一言一行,為的就是防止楊士奇被自己的家人給牽連拖後腿!
比如楊士奇的那個兒子楊稷,就是個活脫脫的紈絝子弟。
仗著他爹楊士奇乃是南洋相國,又是當朝太子爺的心腹重臣,所以使得他有恃無恐,在吉安府橫行無忌,驕縱橫暴,仗勢行惡。
古往今來,這種虎父犬子數不勝數,不知有多少英雄豪傑就是拜在他們自己兒子手裡。
朱高煦此刻也有些感慨,畢竟他成功改變了楊士奇的命運。
歷史上楊士奇這位經世之才,先後經歷惠帝(朱允炆)、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鎮)五朝,在內閣為輔臣達四十餘年之久,擔任首輔(朝廷實際掌權者)二十一年,其廉能的處事態度,深獲當時朝野一致的好評。
以楊士奇為首的三楊賢相,更是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奈何楊士奇生出了楊稷這麼個兒子,忙於朝堂政務的楊士奇對兒子疏於管教,對於兒子在外的一切惡行,楊士奇更是完全不知道,等到被害人連續向皇帝奏告時,楊稷已經犯下許多壞事,殺害數十條人命,足見其囂張跋扈與喪盡天良!
最終楊士奇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將他的兒子論斬,也因為此事楊士奇的聲望大為受損,不得不黯然致仕,從此退出了歷史舞臺,落了個晚節不保的悽慘下場!
好在這一世,朱高煦來了,還提前做了準備工作,直接將那楊稷毒打一頓後扔給了聶興管教,徹底杜絕了他為非作歹然後牽連楊士奇的可能。
畢竟朱高煦手底下這些心腹裡面,要是論及個人正義感,那聶興絕對可以排在第一位。
這位如今的暗衛統領,稅務專局局長,對貪官汙吏與紈絝子弟異常痛恨,所以將楊稷交給他管教,也算是惡人自有惡人磨了。
此外吉安楊氏那些族人,也不是什麼好東西,與其他士紳都差不多了。
家裡面出了楊士奇這麼個朝堂重臣,他們這腰桿也自然就挺直了,靠著楊士奇的威勢,開始侵佔莊園兼併田地,與那些劣紳豪強別無二致!
其實這也是大明王朝所有讀書人的通病。
讀書人都喜歡講究一個“耕讀傳家”!
族內要是出了一位官員,那可真就是雞犬升天了。
靠著這位官員的威名,這些人就會大肆兼併田地,作為他們代代相傳的家產家業,從而向著地方學閥轉變。
畢竟只要有了田產家業,族內子弟就不必再為生計發愁,只需要安安心心地進學修德,參加科舉大考即可,從而湧現出一批批的傑出才俊,確保他們家族傳承不斷。
這就是讀書人所謂的耕讀傳家,建立在無數底層百姓的屍骨血淚上面!
端得是個無恥至極!
“殿下,那您真準備動手了嗎?”
韋妃有些不安地追問道。
因為夫妻本就一體,所以很多事情,朱高煦也沒瞞著二妃,反倒是時常主動告訴她們,想要聽聽二妃的意見。
朱高煦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