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織造局。

為了加強對絲綢交易的管理,朝廷出面在江南地區設立江寧(南京)、蘇州和杭州三大織造局,也就是後人熟知的江南織造三局,負責辦理綢緞服裝並採買各種御用物品,並共同經營江南地區的絲綢產業。

江寧織造是內務府設在南京的機構,為宮中供應織品和綢緞的皇商,由提督織造太監主管。

現任江寧織造也是朱高煦的熟人,名為阮安。

阮安是交趾人,當年英國公張輔以交趾童美秀者,帶回京城,選為閹童。

這小子入宮之後,因為聰明伶俐,所以很得永樂皇帝喜愛,是個御前小太監。

而後朝廷遷都北京時,在朱高煦的提議之下,設立了江南織造三局,阮安就被留了下來,成了江寧織造局的提督織造太監,也算是一步登天了。

因此阮安對朱高煦這個太子爺很是敬重,一見到朱高煦立馬就跪倒在地上,甚至都開始眼含熱淚了。

“趕緊滾起來!”

“你小子擱這兒裝什麼呢?”

朱高煦沒好氣地笑罵道,倒是讓阮安喜笑顏開立馬滾了起來。

在朱高煦記憶裡面,這阮安確實是個不錯的人才。

此子雖然被閹割了,卻憑藉著自身才華,精通數學、建築學。

到了正統年間,阮安學識大成,奉命整修通濟河,參與皇城三大殿重建及楊村河治理,均立有大功,成了一代建築學大家,也因此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嗯,這也是一個優秀的太監。

其實永樂朝優秀傑出的太監宦官確實不少。

比如航海家鄭和,比如外交家侯顯,再比如探險家亦失哈,以及眼前這個建築大師阮安,每一位都在史書上面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導致朱棣對太監無比信任,還下令讓他們讀書,以致於釀成了日後的閹豎之禍。

孰是孰非,誰又說得準呢?

阮安笑嘻嘻地看著朱高煦,親切開口道:“奴婢見過太子爺,太子妃。”

“不知太子爺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我江寧織造局近日倒是收了一批好料子,奴婢這就給太子妃拿過來。”

嗯,阮安不出意料的誤會了,他以為朱高煦這個太子爺今日帶著韋妃前來,是為了薅羊毛的。

畢竟朱高煦不只是帶了韋妃,還有庶妃郭氏,以及好幾個小妾。

這架勢一看就是攜美出遊,專門來江寧織造局薅羊毛的啊!

朱高煦連忙擺了擺手,示意阮安別去忙活這些。

“孤今日前來,是帶她們熟悉一下的。”

“對了當初孤在南京建了幾個羊毛紡織廠,我聽周忱說現在歸屬江寧織造局打理,裘廣德現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