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歡欣鼓舞!(第1/2頁)
章節報錯
議事結束。
一眾巨頭大佬魚貫而出。
但他們並沒有各自散去,而是一起邊聊邊走。
“維喆,今天的事情,你怎麼看?”
吏部尚書蹇義率先忍不住開了口,他還沒有從震撼當中恢復過來。
畢竟今日發生的事情,太過震撼人心了啊!
皇室竟然把朝廷的財政大權交給了他們,而且還定下了規矩,嚴禁任何皇室胡亂插手!
縱觀歷朝歷代,這都是相當炸裂的存在!
夏元吉聞言臉色微變,他也沒有想明白。
說實話,夏元吉直到現在都還是百思不得其解,皇室為什麼要把財政大權拱手相讓?
咋滴現在北虜之患結束了,您老人家良心發現了?
無怪夏元吉難以接受,實在是朱棣這位永樂皇帝以往做得太過分了些。
夏元吉是國子監薦舉出身,洪武年間被選入宮中書寫制誥,後得時任戶部尚書鬱新賞識,升任戶部主事。
建文帝即位初,即擢升夏原吉任戶部右侍郎,後又擔任採訪使,分巡天下,任內政治清明,百姓悅服。
真要說起來,建文帝朱允炆對夏元吉有知遇之恩。
所以他本能地對朱棣這個“篡位天子”印象惡劣,奈何木已成舟江山已經易主,加上朱棣十分看重夏原吉的才能,直接將他提拔為了戶部尚書,成為頂級文臣序列,夏元吉也只能捏著鼻子幹了起來。
可誰曾想到,永樂初年的戶部尚書,就是一個天坑!
要不是他夏元吉自身能力出眾,而且多次同朱棣據理力爭,只怕他這個戶部尚書就要被坑死了。
那段日子裡,夏元吉不知道請辭了多少次,不知道同永樂皇帝爭辯了多少次。
甚至二人說著說著還吵了起來,夏元吉就差指著朱棣的鼻子罵他好大喜功、窮兵黷武了!
歸根結底,就是因為朝廷太窮了。
永樂皇帝即位稱帝之後,迫切地想要做出政績來,所以掀開了永樂改制的帷幕,以營建新都、編纂《文獻大成》、鄭和下西洋這三項新政為主,拉動永樂朝革故鼎新穩固江山。
夏元吉也明白皇帝陛下的圖謀,奈何朝廷沒錢沒糧啊!
偏偏這永樂皇帝還是個不安分的主兒,一邊推行各項新政,一邊還要北伐蒙元,天知道那個時候朝廷艱難到了什麼地步。
為了開源節流,夏元吉不知道熬了多少個日夜,不知道愁白了多少頭髮。
不過好在結果都是好的,他們這對冤種君臣總算是熬過了那段艱苦歲月,迎來了一個大發展時期!
一想到以往那些艱苦時光,夏元吉臉上頓時露出了緬懷神色。
那段歲月,還是值得回憶的啊!
兵部尚書陳洽也開了口,語氣有些沉重。
“皇帝陛下這是打算用雜稅養軍隊與藩王,可是雜稅才能收入多少錢糧?
“到時候錢糧不夠了,那還不得要國庫補貼?”
他是兵部尚書,自然關心兵部事宜。
方才太子爺可是親口承認了,以後所有軍費開支,全由皇室負責。
可是僅憑雜稅那麼一點收入,真能承擔得起軍費開支嗎?
夏元吉掃了他一眼,笑著解釋道:“叔遠,你可能還不知道,雜稅現在可真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