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儒臣的理想!相權的意義!(第1/2頁)
章節報錯
朱高煦說完,
永樂皇帝頓時陷入了沉思。
不得不承認,他這套內閣新制度,堪稱大大加強了皇帝的權力!
畢竟進入內閣的重臣,全都是因為皇帝的信任器重,這才得以進入內閣這個小圈子。
換句話說,內閣裡面的人,全都是皇帝的心腹近臣。
而且因為人員不定沒有編制的原因,內閣眾人也不會被有心人整合在一起,凝聚出相權,從而挑戰皇權。
不過問題在於,這個逆子提及了昏君一事,內閣可以制衡掣肘昏君,這怎麼可能呢?
即便朱棣不願去細想,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認,老朱家的子孫後人,少不了會出現昏庸之君,這是歷代王朝都無法避免的事情!
王朝盛極必衰,而國力衰微之際,就是昏君迭出之時。
那老二這個逆子,如何去限制那些昏君呢?
“逆子,你方才提到了掣肘限制?”
朱高煦點了點頭,沒有藏著掖著。
“爹,也不怕你不高興,我老朱家日後肯定少不了一些昏君闇君!”
何止是一些啊!
大明王朝的昏君闇君那可是出了名的多!
“大明戰神”,“叫門天子”,“瓦剌留學生”,正統皇帝朱祁鎮!
“姐弟戀天子”,“西廠創始人”,成化皇帝朱見深。
“朱壽大將軍”,“兼職鎮國公”,“民婦愛好者”,正德皇帝朱厚照。
“道士皇帝”,“修仙天子”,“絕不上朝第一人”,嘉靖皇帝朱厚熜。
這之後還有“宅男皇帝”朱翊鈞,“短命皇帝”朱常洛,“木匠皇帝”朱由校,“亡國勞模”朱由檢。
每一位那可都是鼎鼎大名的奇葩皇帝,每一位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愛好,因此飽受世人詬病!
朱高煦對內閣改制,實際上就是按照滿清軍機處的模式,這樣大大加強了皇帝的權力,也徹底杜絕了內閣出現相權的可能。
但也正因為如此,日後一旦出現這些不成器的不孝子弟,那對大明王朝而言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所以,朱高煦覺得有必要給這些不肖子孫套上一層枷鎖!
即便他們再昏庸無能,群臣也有辦法加以制衡,不至於讓大明王朝就這麼轟然崩塌了。
“爹,您做了這麼久的皇帝,在您看來,那些文臣縉紳為什麼要當官?”
為什麼要當官?
朱棣聞言一怔,並沒有吭聲。
與其多說多錯,平白讓這逆子教育自己,還不如靜靜地聽著。
“如金忠、蹇義、夏元吉等純臣良臣,他們入朝為官,自然是有著自己的追求和抱負!”
“儒家講究一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們入朝為官一開始也不是為了貪腐受賄,畢竟誰年輕的時候沒有熱血沒有夢想,都想著能夠登堂入室執掌中樞,治國平天下,實踐自己的政治理想,造福天下百姓!”
他這個說法,朱棣並沒有反駁
誠然,自洪武朝到永樂朝,大明王朝出現了不少貪官汙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