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藍圖!海軍學院的構想!(第1/3頁)
章節報錯
一行人來到了吳淞口。
映入眼簾的是一片蠻荒之地。
見此情形,朱高煦忍不住眉頭一皺。
“唐縣令,新法推行得如何?”
朱高煦看向唐文明,準備瞭解一下上海的風土人情。
唐文明眼見太子神情不悅,立馬躬身解釋道。
“殿下,華亭新法已經推行成功。”
“但自隋唐年間,華亭就是以海貿漁業為主,海舶雲集,至前宋更是風檣浪舶, 商賈糜集之地。”
“加之華亭瀕臨大海,土地鹽鹼化嚴重根本無法耕種,所以才會有不少荒地,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唐文明很聰明,一眼就看出了問題所在。
朱高煦掃了他一眼,下意識地點了點頭。
這的確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整個松江府都是以棉紡織業為主,華亭縣瀕臨大海商貿便利,加上田地鹽鹼化嚴重,無法種植糧食,只能以棉紡商業為主。
朱高煦記得,到了大明中葉,上海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棉紡織業中心, 布匹行銷全國,遠銷海外,有“木棉文綾,衣被天下”之稱,而且因為地利優勢,上海也成為海運貯糧的集散中心。
既然要將上海打造成商業城市,這兩個優勢自然得好好利用起來。
但是這些荒地也不是全然沒有用處,不能就這麼給荒廢著。
“不能耕種,那就基建!”
“此地完全可以建設成一個龐大的紡織基地,瀕臨大海水力充沛,利用水車作為織造動力,產量將會很是嚇人。”
“而且就在這海關口岸,生產出來的絲綢布匹也可以立馬就賣出去。”
眾人聞言面面相覷,都沒有應聲。
他們都知道這位太子殿下一直都很看重那什麼工商業,以前還是漢王的時候,就在北平搞出了不小的風波。
可是太子太過於關注工商業,這並不是一件好事情。
周忱沉默了片刻,還是硬著頭皮開了口。
“太子殿下,自古當權者首重農桑,衣食才是百姓生存之根本!”
“殿下太過看重工商,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效之,殿下如今身為儲君,若不重視農商改重工商,下面的官員也就更不會重視農桑之事了,長此以往只怕會出大亂子啊!”
朱高煦沒有想到,周忱見識如此深遠。
不過人家說的也沒有錯,所以他倒是沒有動怒。
“恂如,你說的不錯,但還是有些片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