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何罪之有?

面對這個問題,一眾大佬都說不出話來。

是啊,漢王何罪之有?

殺劣紳,打土豪,分田地,推行一條鞭法,均平徭役賦稅……

漢王朱高煦在江南做的這一切,捫心自問一句,誰能夠挑出半點問題?

他做的這一切,可全都是真真正正利國利民的仁政善舉!

打殺那些劣紳豪強,把他們的田地重新歸還給老百姓,還推行一條鞭法,均平賦稅徭役,減輕老百姓肩頭上的重擔!

利國,當然是肯定的。

江南問題已經如同毒瘤,到了不得不解決的地步。

朝廷收不上稅,派去欽差大臣反遭陷害算計,如若繼續放任下去,只怕江南五府就會成為大明朝的國中之國了!

所以,漢王殿下這麼做,利國毫無疑問。

那利民嗎?

老百姓重新得到了田地,還減免了大量苛捐雜稅,遠比之前淪為劣紳豪強的佃戶要好得多!

因此,漢王殿下此舉,利民也沒有問題。

換句話來說,人漢王朱高煦做這一切,佔據了大義之名,哪怕手段酷烈一些,也不過是些無傷大雅的細枝末節罷了。

至於為何那麼多的朝臣公然彈劾漢王朱高煦,在場之人都是心知肚明。

無非是因為漢王殿下提出並且施行的一條鞭法!

歸根結底,問題就出在這一條鞭法上面!

“皇上,漢王殿下公忠體國,可行事太過莽撞了些。”

蹇義沉思片刻,選擇換了一種思路。

“賦稅乃國之大計,不可貿然輕動。”

“漢王殿下事先沒有請示過皇上,直接在江南推行一條鞭法,勢必會給整個大明天下各道州府縣帶來衝擊!”

“這一條鞭法皇上不知,臣等亦不知,滿朝文武無一人知曉,就這麼憑空在江南五府推行,一旦日後出現什麼隱患,那當如何是好?”

現如今問題根源,其實就出在這一條鞭法上面。

天下官員其實並不在意江南那批士紳豪強的死活,他們只是擔心這一條鞭法會不會成為新法推行至天下,從而影響到自己的財路!

所以,蹇義直接點出了這個問題,把眾人的目光聚集到這一條鞭法上面。

不予推行,或是暫緩推行,都能夠解決眼下朝廷的混亂!

然而永樂帝聽到這話,當即冷笑了一聲。

“有什麼隱患?”

“一條鞭法的內容,爾等想必也知道了。”

“清丈土地,擴大徵收面,使稅賦相對均平。”

“統一賦役,限制苛擾,使稅賦趨於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