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館鎮,金山衛城!

大明立國之初,為抵禦倭寇借河網水道侵擾江南腹地,於洪武十九年在筱館(小官)鎮築城設衛,因與海中金山相望,所以稱為"金山衛"。

金山衛下轄七個千戶所,駐兵一萬三千餘人,轄境東起寶山、川沙,西達乍浦,綿亙三百餘里。

除建衛城外又在沿海灘塗建立一系列海防堡墩,嚴密戒備,成為南直隸防禦門戶最重要一關,也是抵禦倭寇、拱衛都城的主戰場,冠稱"江南第一衛"。

此刻金山衛指揮使侯承忠正神情凝重地看著軍報,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是好。

老侯家祖上以大明朝“開國軍功世襲直隸金山衛指揮,因家於官”,成了金山衛本地人,傳承至今也算是聲望日隆。

祖上餘蔭,足夠讓他們這些子孫後代吃一輩子了。

而且金山衛可不是尋常衛所,江南第一衛的名頭擺在這裡,老侯家也算是權勢滔天。

所以,侯承忠看著眼前的“漢王命”,的確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眼見自家指揮使滿面愁容,指揮同知武門刀忍不住開口口。

“大人,依下官看,其實完全可以不用摻和進這趟渾水。”

“漢王只是漢王,區區一個王爺,憑什麼調動我金山衛?”

“更何況,漢王還讓我等封鎖江南五府之地,這根本就是在開玩笑!”

“沒有陛下的旨意,沒有兵部的調令,任何人私自調兵那都是形同謀反!”

“此事幹系太大,我金山衛摻和不起啊!”

武門刀此話一出,瞬間贏得了一眾指揮千戶的贊同。

開什麼玩笑?

你朱高煦哪怕貴為漢王,也不能這麼瞎指揮吧?

調兵封鎖江南五府,而且還沒有兵部的調令,那就是等同於謀反!

一旦朝廷降罪下來,誰承擔得起這個責任?

難不成你漢王比朝廷還牛逼?

一時間,眾人義憤填膺,紛紛對那漢王命持反對意見。

更有甚者直接破口大罵,絲毫不把漢王朱高煦放在眼裡。

畢竟天高皇帝遠,漢王朱高煦還能把他們怎麼著?

侯承忠見狀也沒吭聲,只是靜靜地看著。

等到眾人罵高興了,逐漸安靜了下來,他這才沉聲開口。

“你們以為,這真的只是漢王朱高煦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