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雛形!

這個新鮮詞彙,帶給了眾人極大的震撼!

王景與楊士奇以往也總喜歡把“太平盛世”這四個字掛在嘴邊,對永樂朝歌功頌德。

這以前他們二人還都是個純粹文臣,屁股也自然而然地歪向了程朱縉紳那邊。

畢竟程朱縉紳最拿手的好戲,就是粉飾太平,鼓吹盛世,侈人視聽。

只有如此,皇帝陛下才會相信,天下百姓都能吃飽穿暖,都在安分守己的過日子,皇上才不會多想多管,程朱縉紳才能繼續貪腐享樂。

但是,那位囂張跋扈的漢王爺最是看不慣文人這般做派。

所以漢王監國理政的時候,可是沒少收拾文臣縉紳。

內閣諸位大學士,罷免的罷免,流放的流放,楊士奇更是被流放去了南洋舊港。

不過經此一遭,楊士奇也成功在南洋洗盡鉛華,得以蛻變。

尤其是此次帶著外來人的目光,從應天帝都遊歷到北平新都,親眼目睹大明百姓的真實生活現狀。

哪裡有什麼太平盛世,不過都是個笑話罷了。

越是遊歷,見到的困苦百姓越多,這種感觸就越是強烈。

可是現在,反倒是漢王鷹犬聶興,吐出了這個詞彙。

盛世雛形!

雖然只是雛形,但依稀可見盛世!

誰給了聶興這般勇氣,膽敢稱北直隸為盛世?

不過值得認可的是,眼前漢王殿下創辦的這些學校,堪稱真正的仁政善舉。

“道理是這麼個道理,可是真正要落實起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楊士奇喟嘆了一聲,想要找出一些漏洞,以此尋求心理安慰。

然而聶興只是微微一笑,沒有與他爭辯,兀自開口道。

“對啊,萬事開頭難!”

“當初漢王推行這項政策的時候,阻力一樣大,但不也是辦下來了嗎?”

“當初漢王爺制定出這項政策,要是不送適齡孩子去學堂讀書,賦稅就要重一些,北直隸的百姓那也是炸開了鍋,壓力全給到了郭老大人身上。”

似乎想起了什麼好笑的事情,聶興突然笑呵呵地開口道:“郭老大人一大把年紀了,在漢王殿下面前又吵又鬧的,甚至到後年哭鼻子抹眼淚,誰也受不了啊!”

“好不容易推行一兩後,百姓子民們也總算明白了漢王殿下的苦心,現在可是擠著要把孩子送進這免費學校咯,從學校裡出去的孩子,找事做都容易一些,薪餉也更高,所以這時間花得值得。”

“尤其是某些天分較高的孩子,還會被大匠宗師看中,直接被帶入西山精心培養,還會給家裡發放一筆數目不少的安家費,足夠普通百姓家庭幾年吃喝不愁了……”

聽見聶興這話,眾人再次一片沉默。

從他口中不難得知,北直隸的百姓,已經對這免費學校很是認可。

連帶著,他們也徹底扭轉了對工匠的貶低看法,甚至開始變得推崇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