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金純的奏報!永樂帝人都傻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應天,帝都。
朱棣正在批閱奏章。
諸王外放的政策落實,三巨頭提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限制措施,正在穩步進行。
對此朱棣的一顆心也終於放回了肚子裡,著手關注其他新政。
老二搞出來的這些新政,可謂是六部百司都有參與。
兵部、吏部與戶部三巨頭負責諸王外放一事。
禮部與學部,解公豹、王景等人則遊走四方,大力宣揚新學。
工部,宋禮帶著他那些小弟一直嚷嚷著搞什麼“大明工會”……
就連刑部都被強行插入了不少律令,全是針對士紳縉紳的,或者說針對他們的功名特權,為此刑部尚書張胥風評一度差到了極點!
此外,都察院權力大增,顧噴子帶著他那一眾噴子大力推行什麼“考成法”,每日把文武百官折騰得死去活來,考核不合格直接就給你往死裡整!
通政司也是忙得焦頭爛額,魯穆搞那個什麼“大明新報”,前不久還向戶部索要了一大筆經費,準備在各地州府開設地方機構,專門負責大明新報的印刷與宣揚。
好像大理寺沒有什麼新政搞的,新任大理寺卿賈諒一直都是顧噴子的小迷弟,現在正跟著他的好大哥一起折騰文武百官呢!
老二監國理政了這麼一段時間,大明中央朝廷的各個部門都被他給折騰得變了個模樣。
什麼“因循守舊”,什麼“綱常禮法”,什麼“祖宗制度”,在老二這個逆子眼中全都是狗屁不如。
他想怎麼玩,他就怎麼玩,偏偏還被他給玩出了一朵花來!
即便是朱棣都不得不承認,如今的大明朝堂,當真煥發出了完全不一樣的生機與活力!
這以前吧,官員貪腐享樂成風,而且大多尸位素餐,朱棣也想過整改,奈何他的重心主要放在北伐上面,象徵性地訓斥百官幾句,人家也絲毫不放在心上,絲毫不見什麼效果。
可是現在,百官別說貪腐了,你規定時間內完不成任務,都察院就找上門來了,直接該貶斥的貶斥,該罷官的罷官。
當然,你也可以貪腐,那都察院上門就不會是和顏悅色的了,而是如狼似虎,直接抄你家抓你人!
因為老二這個逆子的一手神奇操作,都察院現在對查辦貪官汙吏一事異常上心,畢竟查辦一個貪官,他們就有一筆不小的福利進項,遠比之前提心吊膽地自己貪腐要輕鬆容易許多。
而且這可是完全按照規章制度辦事的合理進項,根本不同於私底下貪腐受賄。
如此一來,都察院簡直成了一個溫和版的錦衣衛,完美履行了監察百官的基本職能!
老二這個逆子,操控人心的本事,比自己這個皇帝還要出彩,還令人畏懼!
一想到這兒,朱棣這是又欣慰又忌憚。
欣慰的是,他最偏愛的兒子,終於大器晚成,成長為了一個合格的天潢貴胄。
忌憚的是,這個反骨逆子行事沒有顧忌,偏偏他還不是太子!
想著想著,朱棣又想到了儲君這個問題上面,一時間頭疼到了極點。
不管從哪方面來看,老二這個漢王爺,都比老大這個太子爺,要出彩得多啊!
除了老二那個衝動易怒的臭脾氣,征戰沙場,治理國政,老大似乎還真沒有哪方面比得過老二。
朱棣最擔心的地方,在於薛祿、柳升等驕兵悍將!
自己百年之後,老大這個優柔寡斷的仁厚性子,是絕對壓不住他們的。
但是,老二是能夠壓住,自己難道真要更易儲君嗎?
北伐戰事平定,大明恢復安寧。
然而他這位皇帝,內心一直安寧不下來。
儲君一事,成了朱棣心中永遠的痛。
應當挑選何人為儲君,朱棣幾經猶豫,但是狠不下這心去易儲。
畢竟老大這個太子爺,並沒有犯任何過錯,反倒是備受朝野敬愛擁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