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爺被轟出了漢王府。

訊息一經傳開,瞬間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就算你漢王爺現在受命監國理政,但那終究是太子爺!

太子是儲君,你漢王不過是臣,豈有臣辱君的道理?

那是忤逆犯上!

一時間,朝臣紛紛上奏彈劾,漢王囂張跋扈之名,更是廣為流傳。

雪花般的彈劾奏章飛向了北平,似乎正如大胖胖預料的那般,文官一人一口唾沫,也要將老二朱高煦給淹死。

對此朱高煦只是置之一笑,絲毫不放在心上。

與其同這些人虛與委蛇,不如為大明做一些實事。

僅僅休息了一日,他便與胡元澄再次來到二局。

一座座高爐拔地而起,正在不間斷地產出生鐵與鐵水。

緩過來的胡元澄看著眼前這一幕,險些再次嘎了過去。

他帶著極大的震撼,忍不住一股腦地問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比如,為何那鐵礦石在高爐裡能這麼快融化?

面對這些問題,朱高煦一邊指揮著匠人將鐵水送入由石墨與黏土製成的坩堝中,一邊耐著性子解釋了幾句。

“老胡啊,你這就是吃了沒文化的虧了。”

“常溫下只有二十來度的空氣,鼓風機把它吹進上千度的高爐內,無異於在火上潑了一盆冰水,爐內木炭既要加熱鐵礦石,還要把空氣燒熱,這空氣剛剛燒熱了,又從爐頂跑了,鼓風機還在不斷吹進來新的冷空氣,這樣一來溫度能升的上去那才怪了。”

“所以我們這高爐動火前,預熱池裡的木炭早就點燃了,鼓風機吹進爐裡的空氣至少得有好幾百度,吹進高爐中只會加劇燃燒反應,這叫空氣預熱,這一步做好了,融化鐵礦石自然就簡單了……”

聽到這話,胡元澄直接愣在了原地。

空氣?

溫度?

這都是些什麼東西?

不知為何,胡元澄心中感到一陣悸動。

他總覺得眼前這位漢王爺,似乎正在開啟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漢王殿下,‘空氣’為何物?那‘溫度’又是何物?”

朱高煦聞言一怔,感到有些頭疼。

他該怎麼向一位明朝的兵器大家,解釋這些東西?

思索了片刻,漢王爺陡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要不要將這位兵器大家,順手培養成科學家?

日後這新學就命名為“科學”,畢竟世間萬物都可用科學解釋!

而且新學務實,普及一下基礎常識,還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