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島。

原澎湖巡檢司治所所在地。

自唐宋以來,內地屢遭戰亂,百姓流離失所。

尤其是前宋南渡,政府偏安江南,沿海百姓渡海求生的人越來越多。

到了元朝,遷徙到澎湖的漢人更多,他們已在此地建造茅屋,過著定居的生活。

這些漢人移民不僅到海上捕撈魚蝦,還在島上種植胡麻、綠豆,放牧成群的山羊,形成男子耕、漁、牧,女子紡織的聚落社會。

而且大陸漢人開拓澎湖之後,開始向雞籠山發展。

這就導致,澎湖列島上面,幾乎全都是漢人移民,並沒有什麼番人土著。

基於臨行之前,漢王朱高煦的再三警告,王景宏對待這些漢人移民極其寬容。

不但挨家挨戶地分發糧食糧種,還賜給了他們大明常見的粗布麻衣。

這粗布麻衣在大明值不了幾個錢,但在這澎湖島上,比起子民身上那襤褸衣衫,不知好出了凡幾。

澎湖諸島的子民聽聞大明王師降臨,不但擊殺了盤踞在漁翁島上的悍匪,還在分發糧食與衣物,一時間紛紛趕到澎湖島,領取大明王師的饋贈,歌頌大明王朝的恩德。

王景宏見狀,當眾宣佈了朝廷將復設澎湖巡檢司、將澎湖納入大明版圖的訊息,澎湖子民聞言喜極而泣,熱烈歡迎大明王師進駐澎湖。

畢竟他們先祖當年是為了躲避中土戰亂,這才移民到海外列島。

誰曾想到,這移民之後非但沒有過上世外桃源的生活,反倒是受盡了那些倭寇海匪的劫掠凌辱!

如果不是大明朝廷執行嚴格的海禁國策,他們早想舉族遷徙回中土了!

日盼夜盼,總算是將大明王師給盼來了!

眼見澎湖子民這麼熱情,王景宏也沒有藏著掖著,該發糧食的發糧食,該發衣物的發衣物,該發藥物的發藥物……

反正他們臨行之前,船上帶著大量的生活物資,足夠讓這些可憐的漢人移民,過上好一點的生活了。

在澎湖島停駐了半月,王景宏命人向朝廷傳去訊息,立刻派官員衛所進駐澎湖佈政,自己則率水師繼續前行,直奔雞籠山而去!

雞籠山的重要性,漢王爺已經講得很清楚了。

這島面積大得嚇人,完全可以打造成大明水師的完美基地,並且構築大明海上門戶!

所以,雞籠山,一定要打下來!

王景宏眺望著映入眼簾的雞籠山,暗自深吸了一口氣。

紀綱突然走到他身旁,神情有些凝重。

“據澎湖老人提供的訊息,這雞籠山局勢比較複雜。”

“首先,有一股比漁翁島還要大的海匪勢力,在島上作威作福。”

“其次,島上除了有大量居住在平原的漢人移民外,還有數量極多的番人,他們有自己的語言文化,與中土差異極大,居住在山區,不與外界來往。”

紀綱乃是曾經的錦衣衛頭子,手底下那群亡命之徒也都是錦衣衛精銳。

想要刺探出雞籠山的情報,並不是什麼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