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會試開始!千奇百怪的夾帶小抄!(第1/2頁)
章節報錯
會試之日。
江南貢院,人頭攢動。
江南貢院位於帝都秦淮街夫子廟學宮東側,是大明朝廷開科取士之地。
其規模之大、佔地之廣居大明各省貢院之冠,創歷代科舉考場之最。
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跟鄉試差不多流程,先去登記身份,相當於現代考試報名,然後再參加考試。
畢竟會試是集中全國舉人參加考試的,比之鄉試更加重要嚴格。
之後流程與鄉試一樣,會試也是分三場舉行,每場三日,第一場在初九日,第二場在十二日,第三場在十五日,亦先一日入場,後一日出場。
考期之日抵達,于謙於廷益早早地洗漱完畢,背上了考試專用行囊,悠哉悠哉地走向了江南貢院。
才走出沒幾步遠,就見到前方有一人正在等著自己,赫然正是他在帝都偶然間結識的好友陳循。
二人相視一笑,隨即共同前往江南貢院。
“廷益,這幾日可有安心閉門溫書?”
于謙咂了咂嘴,訕笑道:“那倒真沒有,小弟初來京師,連著幾日都在欣賞帝都之繁華富庶,一時間有些流連忘返。”
聽到這話,陳循又好氣又好笑,張了張口,終究還是沒有苛責于謙。
畢竟自己這位好友,太年輕了啊!
才十六歲罷了,僥倖考中了舉人,正是應該在家進學修德的大好年紀。
誰能想到,他去年秋闈剛剛中舉,今年春闈就立馬跑來帝都參加會試。
大明朝對讀書人頗為優待,一旦鄉試中舉,便永遠具有繼續赴會試的資格,而且也可以因此進入仕途。
自己這位好友偏偏不走尋常路,不像其他舉子那樣再苦讀三年溫書沉澱一下,立馬就跑來湊熱鬧,實在令人哭笑不得。
反觀自己,已經二十九歲了,今日之會試,將會是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會試。
陳循五歲喪母,十歲喪父,次兄早卒,獨與比他大十歲的長兄陳德遜相依為命,生活清苦,也因此早熟。
若非他以聰慧聞名鄉里,得到學政推薦入學,只怕也沒有機會參加科考。
所以,他肩上揹負的壓力,比于謙要大得多。
“德遵兄,我就是來體驗一下的,以免三年後臨時怯場。”
“倒是德遵兄,應該胸有成竹吧?這次會試對德遵兄而言,的確很重要。”
陳循靦腆一笑,眼中綻放出了精光。
“胸有成竹談不上,至少為兄做足了準備,倒是你這傢伙,真是……”
二人一路閒聊著,很快便到了江南貢院。
然而此刻的貢院已經是人山人海,異常喧鬧。
畢竟這時候的貢院前匯聚了全國上下來此會試的舉人考生,據那新學部前兩日統計,整個大明兩直隸一十四省,共計有五千三百多名舉子參加此次會試!
要知道這五千三百多名舉子都是舉人老爺,基本上都會有三五個隨從照顧生活以便他們安心備考。
這也就意味著,算上那些隨從在內,此刻匯聚在江南貢院之前的足有兩萬人之多。
費了一番力氣,陳循與于謙這才擠到了柵欄前,取出考牌驗明身份後,二人得以進入考場排隊等待檢查。
是的,檢查。
畢竟會試與鄉試一樣,一連要考整整三日,舉子必須自備吃食衣物。
然而這就給了考生們試圖作弊,改變命運的機會。
歷朝歷代的科舉大考,都或多或少地出現了科舉舞弊案。
故而朝廷對此搜查得十分嚴格,為確保科舉大考的公平公正性,杜絕有考生舞弊的可能,前去號舍考場之前,會由監試官帶著眾多大兵,挨個對考生進行搜查。
並且在考試過程中,還會時不時地巡視考場,以此杜絕考生舞弊。
正當此時,錦衣衛千戶,漢王鷹犬,聶興聶大頭帶著一眾錦衣衛,施施然地走進了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