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太子爺的責難,楊榮等人只能閉口不言。

他們能怎麼辦,又能說什麼?

這原本就是文臣與皇權的爭鬥!

功名優待是縉紳文官的最大底氣,也是他們敢於爭鬥的原因。

否則一個不受任何約束制衡的皇帝,可能對大明江山造成的破壞,遠比讀書人所享受的些許優待要大得多!

功名不可隨意革除,監國漢王爺不行,皇上也不行!

這是文官集團的底線,不容任何人踐踏!

大胖胖瞧見這一幕,由衷地感到失望。

今日楊榮等人的卑劣表現,無異於再次作證了自家老二的說法。

這些程朱文人名教子弟,一直以來關心的,都只有自身利益!

他們明明知道地方士紳兼併田地成風,卻無一人上奏朝廷予以制止,反倒是總容貌默許了這等惡劣現象!

還美其名曰什麼“耕讀傳家,以安天下”,真是無恥之尤!

這一刻,大胖胖對程朱文人,徹底失望。

朱高煦眼瞅著大胖胖神情不對,當即輕咳了兩聲,兀自笑道:“功名,功名,這可是一個好東西啊!”

“本王可是聽說,不少讀書人透過科舉獲取功名之後,仗著朝廷給予的優待特權,肆意兼併當地田地,”地方官員也對他們處處維護,甚至與之勾結。”

“楊榮,這事兒你可曾有所耳聞?”

聽到這話,楊榮面色大變,支支吾吾地想要開口,卻怎麼也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來。

“漢王殿下……臣……臣……”

該怎麼回答?

從沒有聽說過?

連漢王朱高煦都有所耳聞,你堂堂內閣學士沒有聽說過?

一直有所耳聞?

那為何不上奏朝廷,予以制止?

而是選擇漠視,選擇縱容?

這個問題,怎麼回答都是錯。

說到底,他楊榮本身就是縉紳的一員,家中也有著不少良田良地!

所以面對漢王爺的這個問題,楊榮本就做賊心虛,哪裡還有先前的鎮定自若。

“唔……怎麼了?你沒聽說過嗎?楊溥?胡儼?金忠?夏元吉?”

朱高煦笑著點出了一位位朝堂巨頭的名字,將這個難題拋給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