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輕飄飄一句話,又一巨頭落馬。

原通政使虞謙只怕現在還不知道,他已經被漢王擼掉了官位,即將發配去南洋布政了。

魯鐵面同樣沒有想到,這位漢王爺輕飄飄一句話,就讓自己坐上了通政使的高位。

對於這個機會,魯穆憑心而論,他是拒絕的。

他不願落人口實,被他人誤會成漢王黨,平白背上罵名。

但是事已至此,漢王根本就不給開口拒絕的機會,魯穆也只有受著。

至少他可以保證,自己即便身居高位,也不會做出貪腐受賄的事情。

然而漢王爺接下來這句話,卻是令他面色大變。

“老鐵啊,明兒個虞謙下臺,你接手通政司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整理內外奏疏,而是編輯一份報紙,就叫大明新報!”

魯穆:“???”

大明新報?

這是什麼鬼玩意兒?

大明朝現在不是有邸報嗎?

想著,魯鐵面開口問道:“漢王殿下,我大明承前宋之制,設通政司和提塘官,專門負責官文報的收遞工作。”

“既已有了邸報,為何還要創設新報?”

聽到這話,朱高煦擺了擺手,譏諷道:“本王說的報紙,不是你口中的邸報。”

“這新報不是像以前那樣給官員看的,而是給百姓看的,向天下百姓公開發售,所有人都可以買來觀看翻閱,瞭解朝廷近期的大政方針!”

此話一出,魯穆臉色大變,夏元吉驚得不小心扯掉了幾根鬍鬚。

這大明新報,專門賣給百姓,讓百姓瞭解朝廷的大政方針?

這……這怎麼可以?

夏元吉急了,立馬低喝道:“漢王殿下,此舉絕不可為!”

“先賢有言:‘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機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朝廷大政方針若不慎密,統統兜售於市井之中,不但會丟了朝廷的威嚴,還有可能釀成大禍啊!”

魯穆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冷聲駁斥道:“漢王殿下,若真如此行事,朝廷威嚴何在?陛下威嚴何在?”

朱高煦也沒急著反駁,而是悠哉悠哉地抿了一口茶水,靜靜地等他們說完。

其實這真不能怪他們,要怪只能怪這個時代。

歷朝歷代的帝王都喜歡玩“君權神授”這套把戲,利用平民老百姓對自然力量的信仰和崇拜,把自己的意志假託為上天的命令,稱之為“天命”!

漢朝的董仲舒也十分識趣地提出“天人感應”,認為君主是上天選擇的,如果君主有過失上天會降罪,從而將儒家與皇權捆綁在一起,確立儒教獨尊的地位。

說白了,歷代帝王就是藉助這種莫須有的神秘感,來贏得天下子民認可與敬畏,以便他們更好地統御萬民,主宰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