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天天過去,天氣愈發寒冷。

但應天府卻是格外熱鬧,似乎整個大明的富商巨賈都趕了過來。

得到訊息的商賈,立馬放下了手中的事情,幾乎帶著全部身家趕了過來,就連王文顯、汪福光等鹽商巨頭也不例外。

沒辦法,那可是鹽啊!

朝廷以前施行“開中法”,山西晉商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從中謀取了海量利潤。

兩淮鹽商也因開中法賺了個盆滿缽滿,如汪福光這等富商巨賈不在少數。

但是現在不同了,朝廷竟然推出出了新鹽,而且廢除了開中法,推行新鹽法!

最令人心驚的是,這新鹽法規定,將會把食鹽交給商賈負責售賣,不再經歷地方官府這個環節!

商賈只需要參加拍賣,給出足夠高的價格,就能獲得一地食鹽買賣的資格,成為受朝廷保護的地方鹽商!

販賣食鹽的利潤,自然無需多言。

一旦成為當地鹽商,那就無異於得到了一座金山銀山!

只要將朝廷方面的關係打好,甚至可以成為世代承襲的鹽商巨頭!

這根本不像以前開中法那樣麻煩,畢竟以前商賈想要得到食鹽,必須拿鹽引去鹽場兌換!

但是想要獲得鹽引,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除了要付出大量錢財外,還得要有較硬的關係,不然人家根本就不會鳥你。

所以鹽商們以往為了獲得鹽引,那可是吃了不少苦頭。

當他們聽到新鹽與新鹽法的訊息,簡直就是欣喜若狂,立馬帶著全部身家趕往劉家港口。

正因為如此,此刻婁江西館內,已經坐滿了來自各地的富商巨賈。

周忱環顧四周,透過錦衣衛提供的情報資料,對臺下眾人也有了初步印象。

大部分商賈都是靠著“開中法”起家的鹽商,如王文顯、汪福光等人。

此刻朝廷推出新鹽與新鹽法,事關切身利益,他們自然坐不住了。

這對於朝廷而言,反倒是一件好事。

來的商賈越多,越有利於新鹽法的推行。

二樓雅間。

朱高煦與夏元吉正有一搭沒一搭地閒聊著,旁邊還坐著楊士奇等朝堂重臣。

鹽法乃是朝廷命脈根基,絕不能出現任何閃失,所以一眾巨頭選擇親自前來參加品鑑會。

“漢王殿下,大明竟然有這麼多的富商?”

楊士奇掃了一眼臺下密密麻麻的商賈,感到有些驚訝。

要知道這些商賈可都是經過考核審查才能入場,審查的也是他們的身家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