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掘湖造江(第1/2頁)
章節報錯
如此,既可以將沼澤地中的水流出,讓沼澤變成沃土;同時,也將紅石山聯通外面,且解決了紅石山的水源問題。
袁尚主動請纓,承擔起了掘湖的任務。
依浩則負責鑿江。
此兩項工程量極其浩大,已經遠非凡俗人力可以完成。
但好在袁尚和依浩既是法術修煉者,也兼肉身修煉。兩人術法和武技輪番使出,僅半年時間裡一湖和兩江初具規模。
在半年時間裡,袁尚身形變得更加修碩,渾身元力更加凝實,肉眼可見隨時能突破到開元境中期。
依浩在鑿江中,多使用得自焦季的巨劍。背山功法輔助背山劍法,兩者配合天衣無縫。他的法術修為也是臨近突破開元境中期。
半年後,魯長老突然造訪。
看到荒澤平原的變化,魯長老半天沒回過神。
一湖兩江,如果換作一般的開元境,恐怕半年時間沒有百人斷然達不到如此大的效果。當看到依浩和袁尚一身黝黑模樣,他更是打心底升起一股敬佩。
魯長老送上元石十萬,依浩堅辭不受。
依浩向魯長老提出請求介紹修建宮殿的工匠時,魯長老欣然答應。
修真者居住的宮殿非凡俗房屋可比,宮殿不僅要結實耐用,而且還要有聚納元氣之用。所以,修真界衍生了一個新的職業“元匠”。
第二天,魯長老就帶著一隻百餘人的元匠隊伍到了紅石山。魯長老略微交代後,就離去了。
望著帶頭之人,依浩神色古怪。
這人個子矮胖,竟然是開元境後期圓滿境的修為。他全身掛著無數的儲物袋,走起路來發出叮叮噹噹的脆響。乍一看,還以為他們是凡俗界街頭的雜耍之人。
“依公子莫怪,我天造宗弟子隨身攜帶匠具。匠具對我們來說,就似修士的本命飛劍,片刻不離身。”
依浩聞聽,肅然起敬。他立即彎腰,抱拳向其鄭重行禮:“在下依浩,添為赤煉宗宗主!”
“依浩宗主有禮了,在下天造宗長老墨共!”墨共彬彬有禮地答道。其語氣間,並沒有因為赤煉宗僅有兩三人,依浩作為宗主僅開元境前期的修為而輕視。
“依公子,請你介紹下赤煉宗的建造需求吧。”
紅石山的小五行陣法已然被依浩施法,收縮只餘籠罩住紅石山巔赤練閣的方圓十里之地。
對於赤煉宗的建造佈局,依浩已然有深思。
他擬按照三陽宗遺留書籍《易》中所著來修建。以赤練閣為原點,四面輻射八卦形來拱衛中心。
《易》中有語“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其意思是天與地有固定位置,山與澤都共同承受自然界的陰晴變化,雷與風相互接近,水與火不相互設法尋求,八卦互相交錯組合,建築物事也自當遵循此規律。
按照八卦形狀,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巽為風,坎為水,艮為山、離為火,兌為澤,以映照萬物。八卦分據八方,為原點的中央赤煉閣所統率。
墨共傾聽著依浩所語,一會兒深深地皺眉,一會興奮地撓耳抓腮。
在依浩講述完後,其立即提出了許多的問題。依浩望著墨共認真的樣子眼中含笑,耐心地一一為其解釋。這情形那是在交代建造想法,更像是在教導學問。
依浩講完,墨共忽地跪地向著依浩深深地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