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見,煙火舊 第八章書生與寒門(第1/2頁)
章節報錯
鶴歸河道,初陽東起。
河邊,陳知命與顧雯已經走了好一會兒,早晨的空氣極為清新,陳知命貪婪的多吸了幾口,也不是貪這空氣,主要是兩人走著走著就餓了,身上也沒帶個乾糧啥的,沒走幾步,兩人就一屁股坐在地上,想要休息一會兒,迷迷糊糊中,一陣香味飄到了兩人鼻子裡,聞到這個味道,兩人立馬來了精神,站起身來便循著味道找去,走了大概幾十步距離,兩人便被河邊傳來的火光吸引,他們對視一眼,小心的走上前去,眼前不知是誰在這裡生了火,還有三條魚正在上面熾烤著,聞著烤熟的魚飄來的香味,兩人不自覺的嚥了咽口水,就在這時,一道青澀的聲音從身後傳來;“你們,是誰啊?”
聞聲兩人轉身看去,只見一個一身破舊長衫,穿著一雙縫補過的破舊鞋履的少年,少年的背上也揹著一個箱籠,看起來像極了說書先生口中的寒門學子,窮酸秀才。
陳知命這樣想著,他打量對方的時候,對方也在打量他,兩人旋即互相拱手行禮。
陳知命解釋兩人為何會出現在這裡。聽著兩人是被自己的烤魚香味吸引過來的,少年很大方的分了一人一條魚,陳知命兩人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敵不過不爭氣的肚子,道謝後便坐下虎吃起來。那少年也拿了一條烤魚,坐下吃了起來。
途中,兩人問少年來自哪裡,為何在這裡,又將去向何方。
少年解釋道,自己家在牧雲郡,此番來此,是為了前往天羽凌烏縣,投靠自己的舅父。
“牧雲郡?”顧雯一聲驚呼
“是啊,怎麼了”少年回答道。
“你是怎麼來的?”顧雯再接著問道。
“走路啊”少年一臉疑惑,不解的看向顧雯。
陳知命也看向她,開口詢問道;“怎麼了,有什麼問題嗎?”
顧雯歪頭解釋道;“我還以為你知道呢,牧雲到凌烏至少三十多公里,他走路來的,那豈不是走了好幾天”
聽她那麼說,少年摸了摸鼻尖,也就六七天,本來準備的乾糧是五天的量,結果中途我還走錯路了,多走了一天,乾糧前天就吃完了,所幸周圍山林居多,有很多果樹,這才堅持到今天。
陳知命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放心吧,我們正要回凌烏,既然吃了你的魚,那你就跟我們一起回去”
“那就多謝二位了”少年面露感激之色,對著兩人拱了拱手。
“對了,在下俞安生,還不知道兩位名諱”
“我叫顧雯,他叫陳知命”顧雯指了指陳知命。
在得知兩人姓名後,俞安升再一拱手;“那此行就拜託顧姑娘與陳兄弟了”
兩人也匆匆回禮
片刻後,三人吃完了手中的烤魚,結伴回了凌烏。
…………
牧雲郡,六郡排名第二,僅次於排名第一的帝陵郡,同時,牧雲有著才子秀才盛產地之稱,可以說牧雲的所有男孩從出生就被冠予了一個使命,那就是苦讀詩書,只為科考。
而在牧雲有著一個特殊的小縣,名叫無榜縣,顧名思義,這個縣裡沒有出過一個秀才,多年來也一直被牧雲郡所詬病,甚至連來往的商人旅客都不願意在那裡待,導致無榜縣也是全郡最窮的縣。而在這個無榜縣裡面,最差最窮的是俞家,俞家世代單傳,一代比一代窮,到這一代,已經窮到不能再窮,莫說讀書了,就連平日裡吃飯都是問題。沒有辦法,俞家老頭子只能讓自己的兒子去投靠他的舅父,於是那名名叫俞安生的少年便拜別自己的父母,獨身前往了自己從不曾涉足過的天羽郡,凌烏縣。
……
這世間有書生,書生堆裡有秀才,舉人……探花,榜眼,狀元,有人寒窗十年未提榜,有人一朝中舉瘋了心。
自錦武開國以來,落榜者不計其數,有的人失了志,做了商,有人棄了筆,從了軍,也有人一根筋,一次考不中,兩次考,兩次考不中,三次考,年輕的時候考,年老了還考,這一代考不上,下一代考,下一代考不中,下下一代考,考著考著,家族沒了,家底也沒了,他們心氣高啊,要考狀元,要是考不中啊,那就考榜眼,榜眼考不中,那就探花,要是都考不中,那就秀才,總不會連秀才都考不中,後來,他們的心氣不再高了,聽說祈神拜佛可以中秀才,所以他們每日祈禱著,香火不夠了,那就賣傢俱,傢俱不夠了,那就賣書本,都賣完了,秀才也沒有中,他們無奈啊,養不活自己了,也不願意拉下身位去做養活自己的活計,所以啊,他們給孩子取名安生,希望孩子能夠不走他們的老路,考不考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平安,還有就是能獨立生活下去。
這固執的一根筋固執了幾代,如今終於放下,那名叫安生的少年翻越了千山萬水,去找父母給他指明的一條活路,鄰郡的小縣,去投靠舅父。
沒有了牽掛,那對固執的夫婦幾日後,某個清晨,被人發現在破舊的房屋裡,一個望著縣裡發榜的位置,一個望著俞安生離去的方向,閉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