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還是先將功法問題解決了,唐三有玄天功,這斗羅大陸魂師出現幾萬年也沒有個功法流傳,真滴撈啊,那海神也是個弱智,都成神了,連個功法都創不出來,這算個什麼垃圾神。讓我想想前世的經歷。”

“對了,道家還陽臥,金庸小說裡的九陽真經。”

趙無極前世小時候最喜歡金庸小說,曾經看了電視劇倚天屠龍記後專門找來了原著小說,記得其中一處地方有個叫什麼紫陽初成,裡面還講了九陽神功最一開始的運氣法門:從丹田引氣走任脈分五路上行至百會穴,再從百會運氣行督脈回丹田。剩下的也記不清了好像覺遠和尚死前唸叨有什麼拳道至理,讓三豐真人悟出了以柔克剛的太極拳劍。

讓我想想,當時是那一頁呢?

好像是覺遠和尚死時說的。

“彼之力方礙我之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裡。兩手支撐,一氣貫通。左重則左虛,而右已去,右重則右虛。而左已去”

“氣如車輪,周身俱要相隨,有不相隨處,身便散亂,其病於腰腿求之”

“先以心使身,從人不從己,從身能從心,由己仍從人。由己則滯,從人則活。能從人,手上便有方寸,秤彼勁之大小,分厘不錯;權彼來之長短,毫髮無差。前進後退,處處恰合,工彌久而技彌精”

“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已動。勁似寬而非松,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斷”

“力從人借,氣由脊發。胡能氣由脊發?氣向下沉,由兩肩收入脊骨,注於腰間,此氣之由上而下也,謂之合。由腰展於脊骨,佈於兩膊,什麼於手指,此氣之由下而上也,謂之開。合便是收,開便是放。能懂得開合,便知陰陽。”

“啊,我想起來了。那是三豐真人教給張無忌的。跟我之前練的的一點都不一樣,我練錯了!”

“大周天搬運”,使一股暖烘烘的真氣,從丹田向鎮鎖任、督、衝三脈的“陰向尾閭關,然後分兩支上行,經腰脊第十四椎兩旁的“轆轤關”,上行經背、肩、頸而至“玉枕關”,此即所謂“逆運真氣通三關”。然後真氣向上越過頭頂的“百會穴”,分五路上行,與全身氣脈大會於“膻中穴”,再分主從兩支,還合於丹田,入竅歸元。如此迴圈一週,身子便如灌甘露,丹田裡的真氣似香菸繚繞,悠遊自在,那就是所謂“氤氳紫氣”。

到了高中時曾為了補腎壯陽可是查過不少資料呢,像道家還陽臥和混元臥可是一等一的補益之法,配合九陽神功的法門曾在夜裡練過,確實能感受到丹田之氣,只不過那時練氣不成,氣行至檀中穴就再也不往上行進,

但小周天的功夫好像不一樣,小周天好像是那樣執行的。

“氣在體內沿任、督二脈迴圈一週,即內氣從下丹田出發,經會陰,過肛門,沿脊椎督脈通尾閭、夾脊和玉枕三關,到頭頂泥丸,再由兩耳頰分道而下,會至舌尖(或至迎香,走鵲橋)。與任脈接,沿胸腹正中下還丹田。”

小周天好像又稱子午周天、取坎填離、水火既濟、玉液還丹等。

至於什麼國術中的虎豹雷音,據說是下丹田翻滾而至,似與貓有關。那什麼上中下三丹田好像各有妙處。

當時看的針灸學裡面有氣海,髓海,血海。眉心被道教應該是稱為識海,三丹田好像是眉心,心窩,和臍下好像還有一種說法。

上丹田為督脈印堂之處,又稱“泥丸宮”;中丹田為胸中膻中穴處,為宗氣之所聚;下丹田為任脈關元穴,臍下三寸之處,為藏精之所。上丹田為性根,下丹田為命蒂。性命交修,便可以打通大小周天,達到煉神還虛的境界。古人稱精氣神為三寶,視丹田為儲藏精氣神的地方,因此對丹田極為重視,有“性命之根本”的美稱。

前世好像唱歌還有用腹部發音的,那好像也是用的丹田之氣來減少對嗓子的損傷。

嗯?為什麼今日我的記憶清楚了這麼多,雖然我前世記憶力很好(當時流行的圖片記憶法,先記下圖,在根據圖去想圖中的內容)。

穿越了應該會加強精神力,對,應該是這樣。還需要回憶一下大周天。

“頭開始疼了,靠!”

“還不能想很多,想多了就頭疼欲裂。服了,這個系統也是撈貨,難道之前的那些宿主把它整自閉了?但凡給我點道教典籍,我創個功法那不是簡簡單單?”

“就那個唐三練什麼的玄天功,一聽就知道是什麼後代人起的意淫貨色,純正的道教功法誰會起中二病的名字,還玄天,練‘玄’的意思恐怕都不懂。”

“鬥羅世界裡唯有幾個有才情的魂師,像那個本體宗第一代,練成什麼武魂二次覺醒;還有個創出魂核修煉法則那個,也是一代人才。跟他們一比,那些成神的貨色我也不知道說啥了,神界也是一群瞎眼的樂色。”

“唉,現在說什麼也晚了,死之前沒看完道德經和周易,要不根據那兩部神作也能推一些至理用於人身。人身!大周天功夫裡好像提到一句把人身看做大藥。”

“對了,有個學長之前也跟我談過動功與靜功的區別,再讓我想想。”

“混元樁!分靜樁和動樁。對就是這個,我可以從前世的健身鍛鍊的那些動作修煉力量和協調性。”

“沉肩墜肘,含胸拔背,虛靈頂勁”

好像還有一句,是“虛領頂勁”還是“虛靈頂勁”呢?

應該是“虛靈頂勁”,我當時練得時候是百會穴往上頂,提起精氣神

唔,開龍脊,開胯。

用胯去走路,用胯去奔跑;再用脊柱的力量,調動全身,還有一點出拳帶動身體,用腰。

“哦哇啊啊啊,煩死了,但凡系統給力一點,我也不至於受這氣,”

“再想想。等下,心理學,下意識和潛意識好像也不一樣,這倆那不一樣啊。”

“不管了,先把今天想到的都記下來”